
学生的实习报告3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的实习报告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的实习报告 篇1xxxx年月日至月日,我在中共开平市委党校进行了十多天的社会实践。这一次的工作和学习经验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无论是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还是修养知识的积累程度,我都感到有所提高,就像经历了一次成人的社会课程,良莠不齐尽收眼底,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宝贵经验和知识。
中共开平市委党校是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副校长主管全面工作。作为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的熔炉和培训轮训各级党政领导的主渠道,党校在培养各级党政干部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培养专业管理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有这样一个珍贵的机会到庄严的党校参加社会实践,我感到非常荣幸。
月日,我以党校劳顺球老师的秘书身份参加实习工作,撰写《在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的稿件,字数左右,领导稍作修改后被录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一个秘书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所需要的素质。一篇不长不短的讲话稿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还得讲究。在劳老师的指导之下,我先是从网上下载了好几篇类似的领导讲话稿,分析比较几篇大同小异的稿件,发现领导发言都喜欢把观点列成几个大点,然后再细分几个小点,多而不繁,条理清晰,我才发觉这就是领导讲话的艺术!当我掌握好这类型稿件的框架之后,我还从网上搜集了很多有关党外中青年干部的资料,根据这次开班的实际情况和劳老师写给我关于讲话稿的具体要求(如开班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响应了党哪个文件的什么精神,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对学员的要求怎样,提出什么希望等等),终于也写成了一篇字左右的有模有样的讲话稿了。但劳老师只是看了讲话稿的一页就退稿给我了,他说稿件的语言不符合作为发言的那位领导的一贯风格。我恍然大悟,当秘书非得细心啊!于是经过了我和劳老师的不断修改,讲话稿终于落实了,幸好领导还是很满意的,只是稍做修改便录用了,这也说明我的公文写作水平提高了。接下来的几天我进步很快,能帮劳老师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如上网收集资料、撰写公文、整理文件、接收电话等。秘书工作结束的那天,劳老师对我说,我能够当专职秘书了,这句话真的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评价啊!
月日上午,我以实习生的身份旁听开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关文荫同志作《关于中青年干部成长的探讨》的专题报告,认识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是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下午,我跟随我市的中青年干部参加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博士作《五邑华侨人文文化》的专题讲座,加强了对我市碉楼与民居以及侨乡文化的认识。
月日下午,我旁听党校原副校长林仲汉副教授作《领导艺术》的课程,觉得当领导不容易,当好的领导更不容易,没有一定的领导艺术是不行的,以至于想到自己在学校内当学生干部离有艺术魅力的领导的距离还是很远,很应该把上课的内容学以致用。
月日,我参加了开平市xx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列席参加干部们的面试会,增长了面试技巧的能力,积累了面试知识的经验。
对于这个暑假为期短短十来天的社会实践,我深感体会:
一.关于职业秘书的思考。我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大概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三个:教师、记者和秘书。我比较喜欢当秘书,也许是性格所致,我会把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事情整理得条理清晰,所以我会把秘书的工作当作是自己的兴趣或者是挑战。当我实习期间,我发觉秘书的工作很能发挥自我所长,工作起来比较容易如鱼得水。从这次的秘书实习看来,我以后会向着职业秘书的方向就业,这次的实习机会给了我很多的体会和很大的启发。
二.关于社会与干部的思考。我对林仲汉领导所讲的《领导艺术》课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的字字句句都一针见血地贬斥当今某些地方的基层干部的不齿 “官行”,这让我想到开平乃至其他地方社会的现状。很多的官员不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事,相反,他们恃着自己手上的权利自私自利地为自己服务,这样的社会谈何进步呢?
三.关于开平文化的思考。由于我本身的所学专业,我对江苏籍的张国雄教授作《五邑华侨人文文化》的专题讲座特别感兴趣,思考得也特别深。会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慨和疑问,开平文化为什么不是由我们开平人来研究呢?我们自己的文化内涵竟然由他人来告予我们。在佩服张教授的能干之余,我还想到其他的东西。这个讲座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心里一直有悲有喜,很不是滋味。
四.关于我个人前途的思考。我在学校的时候,竞选干部要参加面试,我在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应聘职位需要面试。在月日上午,我参加了这次培训班中青年干部第小组的面试旁听,参观这样的在职干部面试于我还是第一次,相对于我自己以前的面试和看过的一些大学生的不同性质的面试,我肯定会把它们做一番比较。这次的干部面试之后,我才发觉在职干部的水平有些还不如我们在学干部的水平,结果是让人失望的。从纪律上看,我市的一些领导干部都没有对这次面试重视;从审题和答题的思路、技巧以及语言艺术上来看,他们都较为欠缺,有待提高。不过他们也有让我们大学生学习的地方,他们从开始到结束都非常镇定自如,不曾紧张过,这是临场的良好心态。我还有两年就要毕业找工作了,经过对这次分组面试的学习,我将会取长补短,争取我的最后胜利。
一纸难尽我的感慨和体会,总结这次我市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我发觉跟以往的社会实践很不相同,以前我参加社会工作,或者是推销产品,或者是传授知识,学到的确确实实是技能上的提高,而这次的实践,最为有价值的是思想觉悟上的提高,让我认清了很多的问题,今后我将擦亮双眼,积累经验,成功步入我的社会人生。xx年月日至月日,我在中共开平市委党校进行了十多天的社会实践。这一次的工作和学习经验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无论是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还是修养知识的积累程度,我都感到有所提高,就像经历了一次成人的社会课程,良莠不齐尽收眼底,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宝贵经验和知识。
学生的实习报告 篇2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在中心时,老师就跟我说,想做电脑维护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不断的在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发现与创造,而你的耐心就要用到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中去。
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记得刚来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安排我学习安装winXP操作系统,我本想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在师傅一步一步的教导下,直到最后才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通过自己的摸索,调试,自 ……此处隐藏1570个字……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1.4、 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3.1.5、 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3.1.6、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3.1.7、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1.8、 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2、实习材料的整理
2.1、水泥生产工艺及其发展
水泥的生产工艺简单讲便是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由于生料制备有干湿之别,所以将生产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或半湿法,干法3种.
湿法生产的特点将生料制成含水32%~36%的料浆,在回转窑内将生料浆烘干并烧成熟料.湿法制备料浆,粉磨能耗较低,约低30%,料浆容易混匀,生料成分稳定,有利于烧出高质量的熟料.但球磨机易磨件的钢材消耗大,回转窑的熟料单位热耗比干法窑高20xx~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窑温度较低,不宜烧高硅酸率和高铝氧率的熟料.
半干法生产的特点将干生料粉加10%~15%水制成料球入窑煅烧称半干法,带炉篦子加热机的回转窑又称立波尔窑和立窑都是用半干法生产.国外还有一种将湿法制备的料浆用机械方法压滤脱水,制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尔窑煅烧,称为半湿法生产.半干法入窑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窑的熟料单位热耗也可比湿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于用炉篦子加热机代替部分回转窑烘干料球,效率较高,回转窑可以缩短,如按窑的单位容积产量计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干法要求生料应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热机机械故障多,在我国一般煅烧温度较低,不宜烧高质量的熟料.
立窑生产的特点立窑属半干法生产,它是水泥工业应用最早的煅烧窑,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石灰立窑演变而来,到1910年发展成为机械化立窑.立窑生产规模小,设备简单,投资相对较低,对水泥市场需求比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最为适用.用立窑生产水泥热耗与电耗都比较低,我国是世界上立窑最多的国家,立窑生产技术水平较高.但是,立窑由于其自身的工艺特点,熟料煅烧不均匀,不宜烧高硅酸率和高饱和比的熟料,窑的生产能力太小,日产熟料量很难超过300吨,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也难以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
干法生产的特点干法是将生料粉直接送入窑内煅烧,入窑生料的含水率一般仅1%~2%,省去了烘干生料所需的大量热量.以前的干法生产使用的是中空回转窑,窑内传热效率较低,尤其在耗热量大的分解带内,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干法中空窑的热效率并没有多少改善.干法制备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匀,影响熟料质量.
因此40~50年代湿法生产曾占主导地位.50年代出现了生料粉空气搅拌技术和悬浮预热技术, 0年代初诞生了预分解技术,原料预均化及生料质量控制技术.现在干法生产完全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生料,新型的预分解窑已将生料粉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都移到窑外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效率高,减轻了回转窑的负荷,不仅热耗低使回转窑的热效率由湿法窑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窑的生产能力得以扩大,目前的标准窑型为3000t/d,最大的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几种规格,逐步向大型方向发展.预分解窑生料预烧得好,窑内温度较高,熟料冷却速度快,可以烧高硅酸率,高饱和比以及高铝氧率的熟料,熟料强度高,因此现在将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统称为新型干法窑,或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型干法生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干法窑规模大,投资相对较高,对技术水平和工业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如条件不具备则难以正常发展.
四、实习体会
1、实习收获: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生产实习,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对水泥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组织机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衔接起来,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体生产过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感性知识和时间基础,同时对认识社会,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有很 大帮助,增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了我们进行生产实践的技能,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在此,要特别的感谢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我们的支持与关爱。
2、对学校实习教学以及实习地点生产经营的建议。
对于学校的实习教学我们很满意,让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习过程中老师的循循教导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实际生产的知识,再次对老师表示感谢,更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
对于生产实习点,我也很感谢他们能给我们提供这次实习的场所,并有技术人员全程的指导,让我们获益匪浅,在这里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我个人觉得水泥生茶车间的粉尘比较大,据我所知呢,一般水泥厂内是配置有“静电除尘”、“扁袋除尘”等这些除尘设备的,在生产中运行这些设备,能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
我们也知道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也许是我初次进入工厂中,不了解真实的生产情况,但是我个人认为好钢用在刀刃上,既然配置了这些设备,就应该让他们发挥作用,尽量的去减少粉尘,给工作人员一个不一定舒适但是健康的工作环境,我也相信我们的生产单位可以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