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时间:2023-04-20 16:52:18
生产实习报告(通用15篇)

生产实习报告(通用15篇)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收获的不仅岁月,还有成长,这时候需要写一份实习报告好好地作总结了。那么你知道实习报告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生产实习报告 篇1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1. 模具拆装实训目的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

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 拆装的模具类型,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 拆装工具,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 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 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 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 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 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 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 确定装配基准

2. 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 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要求300字)。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5、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生产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认知实习是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重要的的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间安排在学生进校的第十八周。目的有如下几点:

1. 通过实习增强对所学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

2. 使同学们迅速定位,培养学习目标及劳动观点,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3. 进一步增加同学对材料成型工艺、模具制造、材料在生产应用的感性认识,并且让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学到更多的材料应用、模具设计和制造、材料成形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

二、实习内容

20xx年7月4日

专题讲座:xxx塑料成型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加工热固性塑料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塑料成型是将各种形态(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的塑料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或坯件的过程。成型的方法多达三十几种。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上述塑料加工的方法,均可用于橡胶加工。此外,还有以液态单体或聚合物为原料的浇铸等。在这些方法中,以挤出和注射成型用得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方法。 挤出成型在塑料加工中又称为挤塑,在非橡胶挤出机加工中利用液压机压力于模具本身的挤出称压出。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物料在普通单螺杆挤出机中的挤出原理:固体物料从料斗加入,在旋转着的螺杆的作用下、通过机筒内壁和螺杆表面的摩擦作用,向前输送和压实。在开始的阶段物料呈固态向前输送,由于机筒外有加热圈,热通过机简传导给物料;与此同时,物料在前进运动中,生成摩擦热,使物料沿料筒向前的温度逐渐升高,致使高分子物料从颗粒或粉状的固体转变成熔融的流体状态,熔融的物料被连续不断地输送到螺杆前方,通过过滤网、分流板而进入机头成型,从而使高聚物熔体具有一定形状;再通过定型、冷却、牵引等辅机作用,就成为一定形状的塑料制品。

挤出成型 吹塑成型主要指中空吹塑 ( 又称吹塑模塑 ) 是借助于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坯吹胀形成中空制品的方法,是第三种最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同时也是发展较快的一种塑料成型方法。吹塑用的模具只有阴模 ( 凹模 ) ,与注塑成型相比,设备造价较低,适应性较强,可成型性能好 ( 如低应力 ) 、可成型具有复杂起伏曲线 ( 形状 ) 的制品。

吹塑制品的应用涉及到汽车、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医疗等方面;每小时可生产 6 万个瓶子也能制造大型吹塑件 ( 件重达 180kg) ,多层吹塑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专题讲座:xxx

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 ):是指有一定形状的模型,通过压力将融溶状态的胶体注入模腔而成型,工艺原理是:将固态的塑胶按照一定的熔点融化,通过注射机器的压力,用一定的速度注入模具内,模具通过水道冷却将塑胶固化而得到与设计模腔一样的产品。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也可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 ……此处隐藏30073个字……应用的能力。总之,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大限度结合,是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熟悉施工流程,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不断积累经验,并且虚心请教工人师傅一些弄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并仔细做好记录认真总结。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定期与实习指导老师联系,汇报实习近况。在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过程中,融入工地生活,按时上下班,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对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实习内容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认真参与了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虽然没有事事参与,但也尽最大努力学习了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但主要还是学习各个工程工种的具体施工技术,并参与了现场管理。

一、测量工程

测量工程具体来说就是参与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物定位,同时根据要求为方面施工结合图纸对建筑内部结构放线。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参与施工技术实践,同时多次参与放线作业,也熟悉了其中的一些规则和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就是要放出控制轴线、分轴线、水平线。楼层建上去之后要把控制轴线引上去,一般都用放线孔往上引。控制轴线放好后就根据控制轴线分出各轴。

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50线是水平线的一种,是指比拟控制高程抬高50cm画出的水平等高线。是一个相对的高程。主要是方便施工。用以对工程实体的高度进行控制。一般通过使用水准仪进行具体操作。50线有三种:建筑50线、结构50线和墙柱50线。这里所说的“50”指500毫米。在进行结构施工时,一般放结构50线,即从楼层结构面上返50,在混凝土浇筑时,以此来控制楼层标高和混凝土浇筑厚度。但此高度一般有0-5误差不等。原因是:此标高通常做在钢筋上,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铙动,产生误差。建筑50线一般用以装修工程,以便控制建筑地面,窗台标高。也可采用建筑1000线,省得弯腰去测量,完全由个人喜好而定。建筑50线一般比较精确,由结构50线而产生的误差,也在地面施工时,通过建筑50线来纠正。墙柱50线是指墙柱边界的500毫米线,用来控制墙体,柱子的位置,表示墙体的位置正确。简单明了。50线在各个施工阶段的作用是控制以后的楼板、砌墙、抹灰、装修的标高控制线。比如在钢筋绑扎后打的50线是用来控制浇筑楼板的标高。这个50线就是从楼板标高再加50厘米的地方打一条水平线,一般是画在钢筋上。主体完成后打的50线就是用来控制砌墙、抹灰、装修的标高了,这时就是打在墙上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测量工程对后续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知道和规范作用,不能出现任何大的失误,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二、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钢筋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在实习过程中,施工现场设置有专门的钢筋加工区,对钢筋的存放加工都有很严格的控制要去。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钢筋工程包括的主要工作有:钢筋的冷加工、钢筋焊接连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的配料与代换、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对于框架结构中梁筋的搭接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当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成品保护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同时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筑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拄筋、墙筋位移。

三、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生产实习报告(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