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总结实习报告锦集10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实习报告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结实习报告 篇1____年__月份为响应学校第三学年社会企业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07级的学生进取地参加到第三学年社会企业环境下人才培养的企业实习的队伍中去。也是为自我的大学毕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寒假来临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回家了,他们打算回家去休整一段时间,养精蓄锐好后才上来找工作。我在学校的把关,自我的努力下,在广州找到了我的第一个实习的地方广州__塑料五金模具厂。
于是乎我便打起背包,来到工厂,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__据说是十年前亚洲最大的模具专业生产厂。虽然此刻有滴滴的缩水,可是各种加工设备很是完善,钻床,铣床,车床却一样也不少,足够我实习用的啦。
虽然我学的专业是设计,但我还是刚刚才出来的,没有啥经验,所以要从低做起。第一个月的时候,我的工作主要是省模,画线,钻孔,攻丝,这些都是基础的工作,是每个投身到机械行业的人都应当会,并且必须会的基础。刚开始的时候,我画线又慢又不准,老是耽误别人的进度,之后经过师傅的教导,自我也慢慢的摸索,渐渐地掌握了画的技巧,画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我一向以为攻丝都是用机械来攻的,哪明白原先不是这样的,在广州的很多厂中,攻丝都是靠人工来攻的,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是靠机器来攻的,刚开始学习攻丝的时候,攻的丝老是不正,要不斜向这边,就是斜向那边。攻丝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攻着攻着,丝攻突然断掉了,半节卡在孔里。因为丝攻要比被攻丝的孔大,且丝攻的硬度比较大,所以比较难弄出来,一般情景下,就是强力的把丝攻敲出来,或者用火烧软以后,在打出来,无论如何这个孔都是废的了,又要重新钻过另外一个了。有一次,我攻丝的时候,由于用力太大,造成两边力不平衡,丝攻“嗙”的一声就断了。那时候,我很慌,不明白怎样办,也不敢告诉别人,害怕别人责怪自我。所以独自一个人在那里弄,弄了半天也没弄出来,心里更加慌了。还好,最终师傅还是发现了,他没责怪我,帮我把丝攻弄了出来。
第二个月,我就开始学习铣床的操作。虽然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以往也有一段时间学习过铣床的操作,虽然过去了很久,很多知识都已经忘却了,但无论如何基础还在,所以学习起铣床的操作比较容易。从最开始的是铣键槽,一般都是8厘和6厘的。而后慢慢地熟练了操作铣床后,就开始铣打粉缸的刀,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把刀,铣起来却不是那么的容易,以往有一把刀,我整整铣了三天才铣出来,铣出来以后还要精加工,听老员工说,单单这把刀就值几千块钱,望着这把自我铣出来的刀,心里很高兴,三天的辛苦全都忘记了,也许这就是成就感吧。
第三个月,我就开始学习操作车床,由于在学校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金工实习,学的就是车床和铣床的操作。虽然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基础打好了,此刻学起来也比较容易。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基本上能车出工厂所需要的零件,但也有一些没有掌握到,像滚筒啊,我就不会车了,车滚筒的一般都是很熟练的车工,因为滚筒的精度要求很高,且车的时间很长,一般都要几天才能车好一个,所以一般仅有老车工才能胜任。
此刻我已经开始绘图了。这将是我新的起点,我相信我能做好的。
总结实习报告 篇2金工实习这门课程是国家教学大纲里规定的所有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根据学校安排,我们在五一前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总体上来说,通过这两周的金工实习,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一些以前根本不了解的生产工艺,同时也检验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但是,即便如此,两周的金工实习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我第一天实习的工种是铣工。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铣床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然后,老师亲自操作铣床,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最后,他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将直径为25毫米、长约为100毫米的圆柱体铣成17*16平方毫米的立柱体以及另外的要求。这个工种自动化的程度虽然不高,但手工操作的工序也不多:主要是装夹工件,调整工作台高度,以及一些启动和停止按钮。由于铣床构件比较精密,加工的精度比较高,所以老师要求我们加工出来的工件的误差不超过0.02毫米。我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操作失误,但就是急于求成,使得工件的加工精度不合要求。老实说,纵观所有实习过的工种,我觉得,就只有这个工种,我们学到的东西最多。不足的地方就是我们只学习了解了铣平面这一道工序,其他的如铣通孔等都没有接触。
接下来的三天实习,是接触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操作。这些数控机床分别是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这些机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都比较高,整个加工过程除了装夹工件和调试程序需要手动之外,其他的全都是机器自动完成的——准备工作就序之后,按下几个按钮,就可以坐在一边等着加工成品的出炉。这几个工种,最难的地方就是根据加工要求编写加工程序。不过幸亏我们学过vb语言的编程,对理解计算机语言问题不大,因而,阅读和编写这些程序都还可以。其他的也没什么可说,就此而已。
在这里呢,我要略过几个工种不表,只为了说说我最有话可说的铸工这一工种。实习的指导老师跟我们说,铸工是最原始的一个工种也是最基础的工种,没有铸工就没有其他的工种。我们实习这个工种,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了解,主要是通过制作沙模达到了解的目的。这个老师很有趣,他是一个老广州,普通话不标准,也不熟练,在讲解的时候,蹩脚的普通话里缠夹着广州话,对我们会说广州话的人来说,理解不成问题,但对来自省外的学生来说那可就难坏他们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些什么,所以就有同学打趣说:这是我们入学两年来第一次接受双语教学,所不同的是人家学的双语是国语和英语,而我们的是粤语和国语。算了,闲话少述,言归正传。指导老师的讲解结合亲自示范,他一边制作沙模,一边讲解,同时适时的讲一些工艺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技术要求。整个过程不过半个钟,我们看得心里了开了花:原来如此,不过耳耳。太简单了!然后,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今天的作业:制作两个沙模,上下午各一个。接下来就看我们显神通了:
首先,按要求在模型框里放置好模型。其次,铲一些沙子覆盖在上面,手握铁条,将它类实。这一工序没啥要求,整个就是一体力活,谁力气大谁就完成的比较快。不过由于重复这种无聊的动作,实在是~~唉!作完了下模,就要做上模。这工作和前面的工序没大的区别,就是不用放模型在里边。作完了上模下模以及做了一些初步的修整之后,就要拔模。拔模这道工序,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不容易,真的。它不能直接被拔出来,得用锤子从各个方向轻轻的敲,让它松动松动,然后才能拔出来。我觉得我做这些操作的时候作的相当之完美,但结果确实很糟 ……此处隐藏12348个字……、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总结实习报告 篇10姓 名: 胡婵
指导老师: 熊建
新
班 级: 地科
11102班
学 号:
201114010220
时 间:
20xx-4-20
目 录
一、 实习目的------------------------------------------------3
二、 实习时间
------------------------------------------------3
三、 实习地点
------------------------------------------------3
四、 实习过程
------------------------------------------------3
五、 实习内容
------------------------------------------------4
六、 报告正文
------------------------------------------------4 1自然地理概况
----------------------------------------------4
1.1地形地貌
-------------------------------------------------4
1.2气候气象
-------------------------------------------------5
1.3植物土壤
-------------------------------------------------5
2区域地理概况----------------------------------------------5 2.1资源概况
-------------------------------------------------5
2.2经济概况
-------------------------------------------------9
2.3居民点分布概
况(主要交通干线分布)-----------------11
3旅游资源开发与
可持续发展------------------------------11
3.1当前桂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12
3.2 循环经济理论
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12
七、 实习总结
------------------------------------------------13
一、实习目的
1、加强理论与实践
的联系;
2、通过具体区域自
然、经济、社会等信息的全面了解、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区域思维和系
统思维能力。
3、对桂林进行实地
考察,深刻探讨桂林旅游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
对策。 二、实习时间:20xx年4月14日—4月18日
三、实习地点:广
西桂林(阳朔)
四、实习路线
4月15日(星期三)
早上出发,乘坐空
调旅游直通bus前往桂林,晚上抵达,自由晚餐。 4月15日(星期四)
上午遇龙河漂流,
下午考察阳朔
4月16日(星期五)
早餐后乘船游览漓
江水上风光,晚上欣赏《映像—刘三姐》。
4月17日(星期六)
游览十里画廊
4月18日(星期七)
早餐后乘车返回常
德
五、实习内容 1、
考察区域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
2、考察区域资源概况、产业结构、经济特征、居民点分布等特征。
3、分析探讨资源开
发、经济发展和人地协调的途径。
六、报告正文
1自然地理概况
1.1地形地貌
桂林地处低纬,属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 短,
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7月最热,月平均气
温为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8℃。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
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
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1.3植物土壤
桂林地处南岭
山系的西南部,属
红壤土带,以红壤
为主。酸碱度为
4.5~6.5。依其成
土的母质可分为
红壤土、石灰土、
紫色土、冲击土、
等5个土类,14
个亚类,36个土
属,89个品种。河
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
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
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
竹,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
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2区域地理概况
2.1资源概况
2.1.1矿产资源
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
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
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
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2.1.2水资源
桂林境内河流密布,
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
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
约2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