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生产实习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境生产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生产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的实习,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众所周知,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安排
1、20xx年6月7日,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2、20xx年6月8日,林职院校园垃圾调查及处理方案设计
4、20xx年6月10日,昆明市官渡区五甲塘湿地公园
5、20xx年6月11日,实习小结及实习内容汇总PPT制作
三、实习小组人员安排
组长:
组员:
四、实习内容
(一)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
1、实习时间:8:00——14:00
2、实习地点:昆明市官南大道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3、实习内容
6月7日上午我们在学校实训楼前集合然后校车将我们带到了污水处理厂,进入工厂后我们先参观了位于办公楼大厅内的各类数据的展示墙,然后来到大会议室工厂总工程师给我们细致的讲解了该厂的工艺流程和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随后,我们全体同学分为两个组由两个工程带领我们进行了全厂参观。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及时的向工程师进行提问,工程师也耐心的向我们进行讲解。
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于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厂位于官南大道,主要负责处理来官渡区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水量设计值达10万吨/天,
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执行GB18918—20xx—一级B标准,处理后的水排放至盘龙江。
此污水处理厂运用的是A2/O工艺。
该厂的出水及进水指标也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有着明确的指标,进水水质:BOD=180mg/L SS=250mg/L T—N=45mg/L T—P=5mg/L,出水水质:BOD≤15mg/L SS≤15mg/L T—N ≤8mg/L T—P≤1mg/L。
1、进水泵房
作用:提高污水的高度,是后面的流程从高到低形成一个高度差,从而流畅的运作。
二厂进水泵采用五台潜污泵,水泵单机流量0.43 m/ s,4用1备。
PLC系统可以根据水位控制水泵的开停,也可使泵按交替方式运行。
其中一台泵的出水管上装有电控阀,可以在控制水位中起到微调作用。
如果来水量大于设计流量,水位异常升高时,将通过溢流道溢出,溢流水位是3.40 m 。
2、格栅
作用:污水处理工程中安装的主要设备是格栅机它用来拦截、清除污水中的漂浮物。
二厂设置:粗格栅井,分为两格,每格宽2m 、长9m 。
北侧的前池设有固定格栅,采用链条传动、耙齿在栅条上移动清污的格栅机;南侧前池采用链条传动、连续筛滤式的翻转格栅。
该污水厂的粗格栅:粗格栅间距40mm;细格栅:格栅间距6mm,该厂粗格栅采用的是30分钟启动一次的运行方式。
3、沉砂池
作用:沉沙池通过重力沉淀的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泥等悬浮物。
沉淀池中一般装有刮泥车,它以非常慢的速度连续运行。
二厂设置:该污水厂所用的沉砂池是平流式沉砂池,池中的涡流量很大,在上面听到了很大的水流声。
4、厌氧池
来自沉砂池的污水与占进水量5%~10 %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两组平行的厌氧池,在每格顶部设一个垂直搅拌器每组池容积4 426.1 m 。
厌氧池的停留时间约为2.12 h(Q = 10 ×104 m/ d)和1.42 h(Q = 15 ×104 m/ d)。
厌氧池出水混合液经配水井分别流至四座直径70 m的圆形硝化和反硝化池。
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污泥,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微生物——好氧菌。
污泥浓度间接反映了好氧菌的数量。
它够能直观地了解好氧菌的生长情况,也为回流污泥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好氧区有无足够的氧,与硝化反应能否完成至关重要,同时氧还是好氧菌能否正常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
5、同心圆活性污泥法
该部分是污水处理工程中最重要的处理构筑物,为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场所和条件。
在本次参观的A2 /O处理工艺中,把生物处理池划分为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区。
由于每个区的工艺条件不同,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完全一样,使每个区的处理功能不一样,通过这些不同的功能组合,达到除磷脱氮的处理目的。
反硝化区的污水继续进入池外圈的硝化区(或称曝气区)。
硝化区用转刷充氧,转刷除充氧外,还具有推流和混合作用。
控制由硝化区向反硝化区提供回流的混合液,最大回流比是400 % 。
6、沉淀池
规格:由沉淀池配水井分别流至四座沉淀池,每池直径53 m;有效容积4961.4 m;总高度8.25 m;水力停留时间4.76 h(Q = 10 ×10 4m/ d)或3.17 h(Q = 15 ×10 4 m/d),沉淀的表面负荷为0.47 m/(㎡/h)。
7、污泥处理
回流污泥泵房:回流污泥泵房采用半圆环形的布置方案,泵房内径6.9 m,外径12.5 m,集泥池面积43 m2
剩余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设有6.75 m ×4.5 m ×2.64 m的污泥池,池内设三台潜污泵,提升的污泥通过地下输泥管道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处理。
泵的运转采用定时器控制,每台泵的流量Q = 1550 m/d。
二厂污泥处理的设备只要有:调质池、污泥进料泵、加药系统、加药罐、投药泵带式压滤机、压滤机。
经处理后的为你脱水后将污泥外运,外运的污泥将运到昆明城郊的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又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这样的实习让我们把理论的知识与实际紧密 ……此处隐藏7954个字……生产的排污治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建设的净水厂排泥水处理设施,多是沿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处理方法进行设计和应用,主要采用污泥塘与干化场处理和污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六十年代,研究人员工着手认真研究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工作,调查了净水厂的排泥与净水厂净水工艺间的关系,探讨了净水厂排泥与污水厂排泥的异同,七十年代颁布布《水污染控制法》,要求各州制定标准,水厂污泥必须经处理再行排放;并且拟定了一个污泥处理发展草案。其发展目标是:到七十年代末,应用可实行技术合理进行污泥处理,并要求各类水厂排除污水的pH值及总悬浮物达标。到八十年代初,必须考虑污泥处理工艺的经济性,要求对污泥处理后的析出液或滤液回用;到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消除污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日本于1975年也颁布布了《水质污浊防止法》,规定没有沉淀池和滤池的净水厂,其排出水必须经处理至符合水质排放标准。近年来,美、俄、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的各大、中城市新建的净水厂中均设置了较为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设施。离心脱水、加压脱水等机械脱水方法应用普遍。欧洲有些净水厂,由于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低,浊度小,水厂排水中泥含量少,往往将排泥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理,输送到就近的污水厂统一进行污泥处理,据有关资料,欧洲许多国家净水厂经过浓缩和脱水处理的污泥量,占全部净水厂污泥量的70%。污泥脱采用的具体技术,因各国的自然条件和习惯,有明显差异。然而近年来的总体趋势是,干化声和干化塘的使用减少,离心与压滤脱水逐渐占统治地位。
我国的净水厂污泥处理和处置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净水厂的排泥,在过去一般均认为其组成与水体的原有固体组分相当,只增加了处理过程中的一些絮凝剂,对环境害影响甚微,因而,目前为止绝大数净水厂的排泥还是直接排入水体,但随着我国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城市规模的不断的扩大,净水厂的排泥逐渐突出,据粗略统计,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各净水厂每年能过排泥进入水体的悬浮就达30万tds(吨干固体),有机物按10%含量,可达3万tds以上。净水厂的排泥正受到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颁布实行,我国在八十年代净水厂排泥被提上议事日程,对水厂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城市供水行业的重要任务。
净水厂是水源污染的直接受害者,由于原水污染给净水工艺在技术上带来许多困难造成净水成本的不断上升,保护水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净水厂的排泥要首先做到达标排放是责无旁代的。
离开了污泥处理厂,我们的下一站就是福州市丰泉环保集团。
到了这里,我们第一步是先参观固废热处理和尾气处理装置垃圾焚烧尾气净化装置,在这里我们所参观的是医疗垃圾热解炉,它主要是对医疗垃圾进行热解焚烧。首先,垃圾先进入热解炉,在热解炉里有1200摄氏度的高温对垃圾进行缺氧燃烧,这样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气体,其尾气中主要含有HF、HCL、二厄英、和一些有机气体。在此之后,这些气体从热解炉中进入到二燃室和三燃室中,这些气体进入二燃室后会被加料助燃,然后再进入三燃室进行进一步的燃烧,在这一系列的燃烧后,气体中的有机成分就被彻底燃烧了,剩下的就是一些酸性气体和二厄英。而后这些气体将进入急冷塔,在急冷塔中,这些气体的温度将急剧降低,从750摄氏度以上被冷却至200摄氏度左右,其中有气液两向喷嘴可除去HCL并避免二厄英的再生成。接下来,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将进入半干法除酸塔,在这里,酸性气体将被NaOH、Na2CO3或Ca(OH)2中和而被去除,而且在这个半干法除酸塔中的所有水分会被烟气的温度蒸发,从而是进入的液体只剩下固态,这就避免了废液的处理,在其中还设有旋转喷雾装置,转速达到了16000转/分,这又使得尾气的处理更加完全。接下来尾气进入的是布袋除尘器,此时的尾气的成分主要是粉尘、二厄英和少量有机气体,在布袋除尘器中有活性炭喷粉装置,它用活性炭层处理净化气体污染物和粉尘,这就使得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减少。从布袋除尘器中排出的尾气,下一步就会进入活性炭吸附房,在这个活性炭吸附房中有大量的活性炭纤维,它可以进一步将没有被处理转化的有害气体净化吸收,以达到尾气排放标准。在此之后,尾气就可以进入排放系统,这个排放系统应根据尾气的温度、特性来设计排放装置,并排入到外部环境之中。此外,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气体所经的管道都是绕弯的,这是为了延长气体停留的时间,这就是工程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细节了。以上就是医疗垃圾热解炉的工艺流程原理了,它的图示如下:
热解炉
二燃室
三燃室
急冷塔
半干法除酸塔
布袋除尘器
活性炭吸附房
排放系统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另一套装置,这是一套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这也是一个焚烧炉,它主要包括旋转炉窑、旋风除尘器、吸收塔,其中旋转炉窑是用于燃烧垃圾,而旋风除尘器则是用于除粉尘,最后的吸收塔是用于除酸的。这就是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大致工艺流程。从这里,我们看得出来,医疗垃圾的处理工艺相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复杂一些,这是由于医疗垃圾的有害成分较多而且成分也较复杂。
参观完了一系列的固废热处理和尾气处理装置,我们来到了下一个参观对象——搪瓷拼装罐式污水处理成套装备的所在地。
这是一套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它的工作机理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首先,污水会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可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然后由水泵控制进入装置的水量将水送入装置中。之后,污水就会进入兼氧池,在这里,兼氧菌起主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外界并不对污水进行充氧,其目的是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水解酸化有机物,处理率达50%以上。接着,污水将进入第一接触氧化池,在这里主要是好氧微生物起作用,所以要对其进行充氧,在此之后,污水将进入第二接触氧化池,在这里,水里大部分有机物将被分解掉,在第一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接触氧化池中都要采用暴气的方法使得氧气、微生物、污水得到充分的接触和反应。从第二接触氧化池出来的污水下一步要进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悬浮物和水将被分离开,从二沉池中排放出的水就是达到排放标准的水了。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还了解到,污水还可以通过砂滤器来净化悬浮物,但由于使用砂滤器装置要反复冲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污水,所以这种处理方式不常被采用。除了这套装置所采用的这种生物净化法外,还有其他的生物净化法,如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等。
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导论学习,我们对环境工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身为一个地球人,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环境工程师更要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练自己,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工作者、一名合格的环境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