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工程管理实习报告4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管理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管理实习报告 篇11. 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管理专业课之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选取具有代表性建筑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了解建筑特别是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系统及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建筑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职能活动,并能对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在施工现场观察了解实习,对一般房屋建筑的功能、构造及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一般房屋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有深刻的了解,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此次实习是为我们将来对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平台,让我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再是那么茫然,而是具有专业目的,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2. 实习意义
(1)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通过实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工程管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的工作能力。
(4)实习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实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实习内容
此次认识实习包括去施工现场学习了解和在学校观看录像两部分内容。
(1) 去施工现场
6月19日早晨9:00我们在白芙蓉老师的带领下去我校北院的建筑施工现场。去了之后由专业的建筑技术人员给我们就此次观看的建筑从它的施工技术,房屋结构及建筑设备安置进行了大致的讲解。
本次前往的施工现场所筑的建筑属于居住建筑,且属于高层建筑,负责建造的施工方为“陕西一建”。目前建筑主体已基本完成,屋顶还未建造完成。我们在建筑负责人和白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层和二层。所参观的每一层该建筑负责人都给我们对房屋建筑的基本技术要求做了简单的介绍。
首先对屋外散水设计作了介绍,散水设计与墙体之间留有一定的变形缝,其次是落水管下的引水槽,它的设机高度随各地的环境而定,当然国家有一定的设计标准锁有,由于西安地区冬天的结冰厚度不是很大,所以可以适当降低高度。在一楼对屋顶的设计有个建筑模型,屋顶的设计可以通过图示展现出来,墙面设有防裂及保暖措施。每层都设有消防,供暖,取水,供电等建筑设备。通过对二层建筑的观察,我们对该居住建筑的户型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建筑的通风采光设计挺合理的。由于此部分实践环节仅有两个小时,所以我们只能对该建筑的基本设计有大致的了解,并不深入,但结合之前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实践加理论,我们可以对房建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本次去施工现场的实践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我们对专业课的知识涉及不多,所以对房建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介绍没有很清楚的表达出来,通过下面图片来对来对该建筑的部分设计具体表现出来,如图为从施工现场拍摄的图片:
本次去施工现场的实践让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奠定了我
们后来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目标及兴趣,所以我们都很开心,也很珍惜。
(2) 观看录像
6月20、21、22号三天的上午我们都进行了历时两个小时的录像观看。 第一天的观看主要介绍了施工现场的状况,尤其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建设中的应用及施工测量做了具体介绍。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及掺和材料、外加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大量应用,梁、柱等承重结构的基本框架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混凝土受拉能力弱,它跟钢筋结合使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拉、抗压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它在现代建筑结构中被大量使用,钢筋体系使得建筑结构更加整体化,混凝土提高了建筑的刚度,所以钢筋、混凝土结合使用对建筑的作用尤为重要。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
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卜地形特征点,按一定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十,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出距离、角度、高程(或高差)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线,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是研究和确定地面上点位的相互关系。测图是地面上先有一些点,然后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放样是先从设计图纸上算得点位之间的距离、方向和高差,再通过测量工作把点位测设到地面上。因此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同样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
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的最基础步骤,所以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应掌握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第二天及第三天的录像观看使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及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该专业对学生经济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
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 ……此处隐藏5487个字……,由5栋24层、2栋13层高层住宅楼,2栋七层、2栋5层多层住宅楼,2栋三层别墅组成。
我实习期间,该工程1#楼、7#楼、11#楼、12#楼主体已封顶, 3#楼正处在地下一层主体施工,2#楼正在绑扎基础钢筋。在这里我主要学习施工方面的工作,其他工作如资料方面
也接触了几天,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 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 过程,学到了很多很现场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这也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 的差别。
2 实习中收集的各种资料清单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使我的理论知识更加的扎实。在工作中,我主要学到了模板安装与拆除、钢筋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同时因为该地区地下水位
较高,在去年头两幢高层基础开挖前,甲方想赌一把水位不高,一直拖着未找降水单位,最后基础开挖后,水位确实很高,为开挖造成很大的难度和风险,因此我也特意了解了本工程之后采用的管井降水相关理论。
2.1 管井降水
放线、定井位。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降水井中心线距基坑上口线1.5m布置,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不宜大于300mm。
井位应采用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
挖泥浆坑。泥浆池位置的选定宜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可多井一池,其大小根据井深、井数排浆量综合确定。泥浆池的选定与开挖应注意地下管网,同时防止泥浆排入市政管网,并防止发生跑浆、漏浆,必要时采用砖砌泥浆池。
挖探坑。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一般直径800mm,深1.0~1.5m。当地下有废弃障碍物时,用挖土机挖出障碍物并用粘土回填;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浸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
钻机就位、凿井。根据地层情况采用冲击钻、正反循环钻等方法成孔,一般采用地层自造浆护壁。当遇到砂卵石地层时,可采用粘土护壁成孔。当地层土质松散时,孔内泥浆应高于地面。井径宜大于井管外径200mm以上,且井管外径不宜小于200mm,井管内径宜大于水泵外径50mm。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但也不可超深,以避免受到下部含水层的影响。
换浆。成井过程中应不断注入清水进行置换,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1.05-1.10g/cm3。
吊放井管。井管采用无砂砼管,在混凝土预制托底上放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栓8号铅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200mm,井口加盖。
当采用铸铁管或钢管时,将预制好的井管按地层或设计要求排序,并包网包棕,用吊车或三脚架分段下入孔内,分段联接牢固,直下到孔底。
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为2~3mm的细石屑。滤料沿井孔四周用手推车均匀填入,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以每一手推车为一个计量单位,其载料约0.2m3。 填滤料时,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5m 处。 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
粘土封井、砌保护井衬。当滤料填至设计高度后,其上用粘土封填。一般在每个降水井井口用砖砌保护井衬,井衬表面抹砂浆。井衬高出地面300mm,宽约600mm×800mm,长约600mm×1000mm。根据现场成井情况,基坑每条直边 井衬外侧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洗井。成井后,借助空压机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6次。洗井应在成井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水泵安装。潜水泵检查完毕后再用钢丝绳吊放,置放到设计指定处。然后铺设电缆和电闸箱,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源。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降深和排水量大小选用,并应大于设计值的20%~30%。
铺设排水管网。排水管网采用钢管、硬塑料管做为排水主管路,排水管直径应满足基坑总出水量的要求,一般为150mm,必要时可采用多向排水。排水管线布置在降水井外侧的保护井衬上,每5-8m砖砌托台,排水管居中放置。在排水管线转角连接处、每边中部、排水管网进入市政管线接口处设置沉淀池,沉淀池采用砌砖池,须做防水处理。 排水管网向水流方向的倾斜以1‰为宜。
抽降。联网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水泵、井管维修应逐一进行。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起动水泵。如出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较大,应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
水位观测。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观测2次以上,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水位观测精度±2cm,并绘制地下水水位降深曲线。
封井。基坑外降水井在降水施工结束后直接采用粘土做回填处理。基坑内降水井采用混凝土封井。
2.2 模板工程
2.2.1 模板安装
1、支模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定位基准工作。
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 在柱墙竖向钢筋上部50c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
(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大于10cm。
(4)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不污染砼的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2、柱模板安装
按图纸尺寸在地面先将柱模分片拼装好后,根据柱模控制线钉好压脚板,用钢管临时固定,吊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最后紧固柱箍和对拉螺栓。
其工艺流程:
3、梁板模 安装
(1)根据楼面弹出的轴线在柱子上弹出梁位置和水平线。
(2)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架的标高,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一般为梁跨的1‰--3‰。
梁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2.2.2 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顺序为:柱模板、楼板模板、梁侧模、梁底模。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不承重的模板(柱、墙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到损害时方可拆除且不早于二天;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