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美术工作总结3篇
充实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吧。那么工作总结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工作总结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工作总结 篇1
上星期美术课中上课举手积极,表现活跃。但是有些同学们在上课时讲话较多。在一周我会管理好美术课的纪律,尽量让课堂纪律变好,为班级争取一个A+。班里情况反映如下:
1、 上节美术课中同学在观看动画时古世祺、刘耀竹同学讲话较多,
某些同学还在课上打打闹闹,其他同学都还能认真上课。
2、 温雨键、徐士辰和郑彦同学在下课后没有美术室的凳子摆好。
3、 因为有部分同学认为美术作为副科不重要,所以上课有少许人不认真和讲话,有同学上课时离开位置。
根据上星期的情况,我本周工作计划如下:
1、 如果有同学在上课时讲话或做作业,我会找他们谈话或找写班规,让他们知道美术也是一门重要素质教育课程,希望他们认真上课。
2、 协助美术老师做好一些课前和课后工作,尽力做好老师交待的任务。
3、 及时收发作业上交给老师并且帮老师管理好纪律。
美术工作总结 篇2
根据学校课程安排情況,我重新整理编排了课程顺序和内容。低年级以欣赏和简笔画为主,兼顾语文课的职能,在低年级美术课上也带学生看画认字等,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量。
二至五年级由于混班上课,情况特殊,根据小学学情 ,我前期以具体造型表现为主,穿插手工设计运用。鼓励学生实践,运用传统媒介创作作品,发展想象。
在课上还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积累视觉、触觉等感官经验,发展感知、形象思维、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教学强调偷悦性,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増强自信,养成健康人格。
美术学习是一种审美活动,为突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备课中我剪辑了大量BBC的纪录片片段用于美术课教学,这有助于直观展示需要画的内容,也帮助学生开拓了视野。通过欣赏大量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美术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既激发学生的兴越,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性和掌握一定的美术创作技能。
高年级在有一定美术基础的情況下,我试图追求一些人文性,包括对传统诗画的了解和认识一些大师作品等。教会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的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美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整体美学素养,还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于兴趣班的安排,主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提供范画和示范。迎合学生兴趣,关注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上课时我出示范画后,并没有立即讲解,而是让学生看画几分钟,让他们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上获取更多的信息,边看边思考。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让我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画面。在课上我鼓励学生多说出自己的看法,只有积极参与进来才能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手工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美术创作。要求学生在课上利用口头、书面等形式大胆评价欣赏作品,这样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作品鉴赏能力。
这学期我对美术课也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仅仅是教孩子画画,提高审美情趣,美术课是教会孩子美好生活态度的重要手段,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手段。
我在十一期间用四个课时带孩子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先辈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富足幸福,让学生知道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美术课是个非常好的平台,美术课除了画画,还是科学课、语文课,甚至可以是思品课。
美术工作总结 篇3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突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组美术老师始终追求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几年的高中美术教育谈点体会:
(一) 抓好激发兴趣的课堂欣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无疑会给今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让学生参与查询课题资料
要求学生在课前,征求各种意见后成立课题组,根据课题查询资料,收集素材。通过网络,书本等一些课外资源,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相关知识。例如,在高中教材《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欣赏》一课前,学生分成不同的剪纸组,年画组,皮影组,风筝组,刺绣组,泥人组。然后根据小课题,学生在网络,书本中查询资料。学生不但查找了各个民间美术的大量图片,还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特色,分布,还认识了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师。甚至有的学生还进行了民间美术现状的调查,民间美术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的调查。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影响学生去发现,喜欢美术。
2. 让学生合作评价欣赏作品
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美术欣赏具有主观成分,这些主观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自己对作品的判断改变为推测性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一般5-6人为一个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上,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利用口头,书面等形式大胆评价欣赏作品。在整堂课上,教师的评价并非是权威和终极的,学生也不再是以孤立的个体出现在课堂上,而是群体中的一员。例如:在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讲到《蒙娜丽莎》,《维纳斯》,《向日葵》等一些高中学生已经了解的作品时,不是象以往欣赏课一样评述作品的美感,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推出每组代表,回答“蒙娜丽莎的笑神秘在什么地方,你觉的美吗?”“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名气大于完整的维纳斯?”“你喜欢凡-高吗?你怎么看待他的代表作成为当今标价最高的画?”等问题。高中学生个体思维和群体的思维是不同的,直至他们找到最佳答案,上台发言。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合作使学生们意识到一个团队就象美丽的拼图,缺了谁都不完整。使比较独立的高中生渐渐融入了集体,一个集体的成长渐渐呈现。
(二) 抓好鼓励创造的第二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是高中美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欣赏课堂以外,更重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索,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创造的课外教学,从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积极开展美术兴趣小组
多年来,我校非常注重对有美术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培养,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美术兴趣小组工作。老师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橱窗,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2. 积极做好美术高考生的辅导工作
多年来针对某些特长生,我们通过平时的培养,鼓励他们参加艺术类高考,积极做好辅导工作,很多学生由此进入了高一级的艺术院校。
以上是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在工作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也有很多不足,各位老师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并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中用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