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工作计划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2025-07-20 08:23:35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集合六篇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集合六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境教育工作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大班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情况分析:本学期,幼儿园大班三个平行班,9名保教人员,作为大班儿童,孩子们在中班时看过哥哥姐姐植树、饲养过小白兔、蝌蚪,在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上已有了一些比较感性的经验。

1、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美感、互动、会说话的环境。1本学年主要以互动式“学习墙”的创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教室室内外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师幼、家园的对话功能的体现。2各班图书角投放一些认识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图书。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体活动详见后

2、家长工作:1亲子废旧物品手工大制作。2“美丽北碚”摄影展。

三月:

1、开展植树节系列活动。

2、各班自然角播种玉米或豌豆。

四月:

1、参观北碚区污水处理厂。

2、喂养小蝌蚪。

五月:

1、植物角创设展评。

2、绿色课题组活动观摩。

六月:

1、“爱我中华”美术作品展。

2、学期工作经验交流。

九月:

1、总结上学期工作,讨论新学期工作计划。

十月:“美丽北碚”摄影展。

十一月:

1、参观北碚区动物博物馆。

2、绿色课题组活动观摩。

十二月:

1、废旧物品手工展。

2、塑料袋时装秀。

一月:学年工作经验交流、总结。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纲要》为指导,根据幼儿园园务计划以及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主题活动中体现环保教育,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

二、环境教育的主要工作与措施

1.环保教育渗透日常生活教育

为了让幼儿在环境教育和环保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环保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争创环保小卫士,争创园内环保先进班级,争创园内先进年级。

2.结合主题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根据主题教学活动结合环境目的进行教育,在环境创设中,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废旧、安全、卫生的物品,投放在区域中,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布置班级主题墙。

3.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环保教育资源,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利用各种形式,我们本学期将开展环保行动,走进社区,走进小学,捡落叶、见脏就捡、“环保儿歌”征集、“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亲子环保小制作”“绿色环保、创意无限教师手工制作比赛”

“我是环保小卫士”、“变废为宝”、“爱护小草”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和喜悦,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我们还将根据中班幼儿喜爱动物,关心植物的年龄特点,把幼儿带到自然中、田野中去,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趣。引导幼儿学习粗浅的种植技能,让幼儿在自然角种植过程中,从小事培养幼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主要活动的安排

九月份:用电高峰期,针对我园用电量大的特点,对幼儿进行“节约

的主题开展,通过开展:

“假如没有电”的讨论活动;

2.认识班级的电器;

3.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

4.故事:电老虎

十月份:根据主题《世界动物日》结合环保日开展活动,引导幼儿了解:

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2.学习照顾一些常见的小动物,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3.了解一些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

4.找出保护动物的途径。

5.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参观动物园。

十一月份:走进社区,捡落叶环保活动。

1.在社区内捡树叶

2.组织幼儿捡废纸;

十二月份:开展《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活动。

环保故事、儿歌比赛;

2.亲子手工制作

一月份:根据本年级一学期所开展的环境教育,结合环保活动进行评选总结。

评选出:

环保先进班级;

2.环保小卫士;

3.环保家庭;

4.环保手工制作优秀奖。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关于不断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以创建“波宁市绿色学校”为工作重点,坚持和发展我校“以德育活动为主线,结合文明行为,勤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教育素养”的环境教育特色,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校师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全面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积极创建“波宁市绿色学校”、“无烟学校”等,建立环境教育的规范制度,把促进环保意识提高和实施环保行为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之中。

(二)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境教育意识和理论水平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和网络,自觉地结合学科和年级的特点开展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境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全面动员,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校内外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环境教育网络,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境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制度和队伍建设 ……此处隐藏1743个字……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xx年,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之一和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 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以创建国家绿色学校为抓手,努力建设生态校园,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 中心工作

(一) 努力争创绿色学校

继续绿化校园,使校园绿化覆盖率高标准超省标。整体优化校园环境,利用宣传阵地(橱窗、黑板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文明办公室,师生共创“绿色学校”。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要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请进来。请环保局领导、环保组织来校辅导。

C.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D.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E.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三)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四)以“生态校园”建设校园

我校是一所老校,在重新调整、规划、建设的同时,学校要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办学目标,创造“人化”自然,学校占地面积3029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0005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33%,生均绿化面积达11.14平方米。校园清新静谧,四季飘香。学校要根据自身财力,经济地制订"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的环保教育总原则,发动师生挂植物铭牌,树环保警句,建生态校园。在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规范道德与自然交往行为。

四、 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制订环保教育工作计划及有关活动方案。

2. 各班黑板报要有环保内容。

3. 用好环保教材

4. 学校大队部、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认真实践<中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5. 各中队组织学倡议书,明确环保身边小事内容。

三月份:

1. 广泛开展为环保做好身边小事活动。

2. 用好环境教育渗透参考材料。

3. 3.12植树护绿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种好一棵树、栽好一盆花。

4. “3、22”世界水日宣传教育活动。

5. 环保小卫士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活动。

6. 要求各科教师在教育中进行环保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7. 开展环保征文活动。

四月份:

1. 组织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社会实践活动

2. 纪念“4、22”地球日活动。

3. “4.20-4.26的爱鸟周活动。

4. 学校环保小卫士评选。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篇6

一、研究分工:

课题负责人:张希营 杨柏柱 课题主持人:胡新岭

课题实施人:石海峰

实验班班主任:鲁金民

实验教师: 鲁金民、王艳说、庄雪艳、沈鸿雁、王相连、张倩倩、 葛振玲、车丽

材料组: 刘青国、石立功、高海威、王志华

二、研究措施: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教师到科研先进单位学习、交流研究经验。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研究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三、本学期的主要研究目标:

1、完成学校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高海威负责)

2、完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学习环境的调查与分析。(鲁金民负责)

3、完成《给学生家长的十条建议》的信息反馈的统计与分析。(石海峰负责)

4、 研究如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出一本《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论文集》。

5、开展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活动,学习、交流、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方法与技巧,使用专用备课,形成模式和特色。

6、开展个案研究。选择部分优生和学困生作为采访对象,搞好个案写作。

7、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学策略研究:

(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行为策略研究。

(2)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行为策略研究。

(3) 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环境的积极创建策略研究

(4)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

(5) 学校外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优化育人环境研究。

(6) 合作学习、互助辅导、自主学习及小组捆绑式评价模式研究。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