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精选11篇)
策划书即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并展现给读者的文本;策划书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是实现目标的指路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篇1[活动主题]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组织“我说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吟诵屈原诗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同学对屈原、端午有进一步了解,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为祖国强盛而发愤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农历五月初x(星期x)
[活动地点]
xx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同学36人
[主持人] 2名
[助手] 2名
[准备工作]
1、联系部分同学组织有关活动材料。
2、活动提前1周时间通知全体同学,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必要的准备。
3、制作一些幻灯片。
4、在黑板上写上艺术字:端午节主题班会。
[程序]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播放有关屈原的图片。资料:Powerpoint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游戏规则是:说说你对屈原的了解。
请班主任作裁判,分四小组进行比赛,多者为胜。
4、欣赏一段由《楚辞》的内容改编情景小品《屈原与渔夫》。
5、进行一个比赛,请大家说出端午节的习俗,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抢答。
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我们选取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7、宣布比赛结果———发奖。
8、主持人:中华民族如果没有屈原这样的脊梁,将会是怎样的苍白?屈原的精神感召着后人?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才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选择?
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做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吧!屈原是我们的榜样!“哀思者屈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9、主题班会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篇2一、活动主题:
端午话传统
二、活动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对国外的节日了解很多,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几个节日,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决定引导孩子们开展“端午话传统”的主题班会。
三、活动目标: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4、以“端午节”为契机教育学生学习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伟大精神。
四、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相关知识。
2、准备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了解屈原的历史资料及诗歌作品。
4、选主持人,师准备视频及PPT。
五、活动形式:
小组合作 诗歌朗诵
六、活动时间:
十九周班会课
七、活动地点:
五·二班教室
八、活动过程:
假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吃粽子、赛龙舟的视频及照片。
2、引发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
3、主持人引出主题: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同学们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我宣布:“端午话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展示
(1)首先由各小组交流整理各自收集的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及屈原的事迹。
(2)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自己收集到的知识,师生交流、汇总,共同学习: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如《九歌》、《离骚》,深入人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等熔铸着屈原思想光辉和人格精魂的隽永诗句,两千多年来,影响和哺育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交流
(1)选取学生代表说出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及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师生交流、汇总
(2)选取代表朗诵李清照《端午》、《九歌》、《离骚》部分诗句,师生评价。
(3)师朗诵《离骚》部分诗句,引起共鸣,师生齐读,升华情感。
升华
师进行情景升华: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我们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及希望,更要做一个爱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拓展:
(1)讨论交流:为了明天更幸福,我们应该怎 ……此处隐藏6176个字……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篇11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两天
四、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三、端午节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端午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端午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端午实践活动
粽子、香袋
1、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
2、学习用折纸做的五彩粽。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4、设计别致、精美的粽子。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端午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端午的民俗活动)
引出——赛龙舟,端午食粽。
5、举办食粽宴
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粽子?往年你和谁一起吃?
师:你吃的粽子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是买的,也有送的;是妈妈送给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师:为什么要送粽子?
A、师给队员送粽子并送上祝福的话;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B、队员相互送粽子;
C、鼓励那些不愿意把自己的粽子送给同学的队员,将自己的爱心和祝福送给队员。
吃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一边听辅导员讲故事)
师:端午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三、讨论端午节活动方案
1、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端午节。
2、队员之间交流。
四、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端午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老师感到好开心!最后,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有关端午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分4个活动小组)
1、端午的风俗习惯。
2、端午的传说和故事。
3、关于端午的诗词。
4、关于端午的食品。
六、实施策略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的班会活动。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端午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七、评价方式。
活动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准备阶段的评价主要由家长来评,目的是督促学生做好资料的收集,可用优、良、及等级制。活动阶段的评价以队员为主,可以队员互评,小组评,表现较好的发给奖卡。活动结束阶段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结合争章给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