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精选5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1
一、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应以幼儿的安全为第一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对场地进行全面考察,考虑周详,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
二、每次活动必须事先有计划,每次活动必须有3名以上工作人员跟随照顾。
三、户外活动前教师必须对活动器械及幼儿活动的安全进行检查,特别关注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有无不安全行为。
四、出发前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清点幼儿人数,编好组,检查幼儿衣物和身体。
五、外出或户外活动时,要求幼儿不许奔跑,要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游戏。教师需照顾动作不灵活和体力较差的幼儿,防止这些幼儿因体力差动作不灵活造成意外摔伤事故。
六、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要在保教人员的`视野之中。活动时不得无故离开幼儿,如因特殊情况暂时离开,也要有其他人员在看护,杜绝无故离岗现象。
七、活动时,每换一个活动地点或内容都要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认真清点人数。
八、外出或户外活动时,教师、保育员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让幼儿接近陌生人。
九、活动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清点幼儿人数,排好队回到幼儿园。
十、有计划地锻炼幼儿机体,增强幼儿身体抵抗能力,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取暖工作,防止中暑和冻伤。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2
一、体育课
1、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体育课中,如确需穿钉鞋时,必须得到体育教师的允许。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服从教师的安排和体育干部的调配,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3、课任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负责上述安全教育。
二、课外体育活动
1、所有班级和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时一定按规定的项目活动,不得擅自进行其他项目的活动。
2、学生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活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学生之间要相互关心,团结互助,和谐相处,不得追逐、打闹,严禁故意推打,避免发生伤害事故。无意中产生碰撞应懂得表示歉意。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进行,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场地自由活动,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甚至斗殴。
4、除因病请假者外,所有学生都要按课表规定的时间进入活动场地。
5、活动开始前,值班老师请学生共同检查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6、参加活动的同学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参加不适合自己体能的活动,身体不适者须向老师说明并请假,不得抱病参加活动。
7、铅球等投掷项目在无体育教师或班主任在场时,学生不能自行活动。
8、各班主任老师为安全责任人,体育老师协助做好安全工作。
9、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报告老师,在老师安排下采取急救措施。
三、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1、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班主任安排,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
3、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大会领导小组为安全责任人,对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师生负责。
四、体育卫生安全
1、学生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如果知道自己有病,应先调养或遵照医嘱参加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锻炼,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2、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五、课间学生安全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制度:
1、禁在教学楼楼梯、走道及其转弯处快跑或追逐游戏,以防冲撞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2、同学之间相处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反对开过分的玩笑,反对用不恰当的言词羞辱或激怒对方,严禁吵架甚至打骂,要注意保持校园课间的安静。
3、严禁在教学楼楼上将任何物品向上抛掷。禁止在窗台和走廊外侧台架上放置花盆或其他物品。
4、学生在教学楼楼上搞卫生擦玻璃时,严禁将身子探出窗外或站在窗旁危险处作业。课间严禁坐在窗台或走廊外侧台架上休息,也不得在窗口等危险地区推拉嘻闹,以防坠落。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3
一、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条件锻炼婴幼儿的体格。
二、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应保证婴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2小时,加强冬季锻炼。
三、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及体育运动,要重视二岁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每天给婴幼儿做1-2次保健操,幼儿做1-2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四、按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质安排锻炼内容,掌握适当的运动量,不强求一律。锻炼的时间应由少到多,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强度。
五、按婴幼儿年龄制定锻炼计划。锻炼前应做好活动场地、器械、婴幼儿穿着等安全检查准备工作。锻炼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做好保育护理,观察婴幼儿的反应,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处理。锻炼结束后应观察婴幼儿精神、食欲、睡眠等情况,保证水的供给。
六、遵守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锻炼与保健、营养、护理的结合。对体弱的婴幼儿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婴幼儿有病时暂停锻炼。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4
一、安全教育措施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幼儿园安全工作。每月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会,对各部门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处理办法与意见,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派查出的问题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2、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1)每学期幼儿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月活动”,举办一次安全教育知识培训讲座等相关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广播、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2)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安全教育网络。
(3)利用每年的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每学期组织全园师生进行一次安全疏散、安全自救的演练。
二、安全教育制度
1、利用一日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要重视自由活动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幼儿的安全,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班级活动场地的安全检查,确保活动安全,不组织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
4、班主任经常性的对幼儿强化安全意识,进行有的放矢的安全教育,密切注意安全动态,多引导、多跟班、多观察,杜绝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中。
5、在进行户外体锻活动前,要仔细检查各类器材的安全状况,发现有不安全隐患的问题立即汇报,并停止活动,严防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制度5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锻炼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见,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有明确的硬性规定:“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但事实上,有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有限,没法开展户外活动;有的幼儿园为避免户外活动安全,缩减活动时间;有的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少有户外活动;还有的幼儿园户外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质量。那么如何保证有质量的两小时户外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下面结合实践谈谈体会。
一、活动时间需因时因地安排
合理的时间安排是保证两小时户外活动质量的重要前提。两小时户外活动要合理地安排在一日活动中,不仅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的充足性,也有利于户外活动常规化,又使一天的教育教学动静交替。具体安排包括:半小时早锻炼、十五分钟早操、半小时上午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教学活动)、半小时餐后散步和自由活动,十五分钟午间操,半小时下午户外活动。“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因此,时间安排还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冬季比较冷,不便开展早锻炼,则适当提早和延长上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夏天比较热,则适当提早和延长早锻炼时间,减少上午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开展亲近生活的户外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户外活动各时段精心组织,以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锻练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平衡力和耐力,满足幼儿游戏需求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合作、竞争、坚强、勇敢、责任心等品质。
首先要精心制订活动计划。根据《纲要》和《指南》关于健康和其他相关领域各年龄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及主题教学,精心策划以体育游戏、角色游戏或其他探索游戏为主的户外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突出趣味性、科学性和整合性。
日常户外活动主要有拍球、跳绳、踢毽子、跳房子、丢沙包、跳皮筋、走平衡木等技能性活动(适合早锻炼);经典的体育游戏,如小班《切西瓜》、《吹泡泡》、《网小鱼》等;中班《送信》、《揪尾巴》、《小白兔找山洞》等;大班《贴人》、《电羊》、《荷花荷花几时开》等;传统的民间游戏,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抢四角》、《炒黄豆》、滚铁环等;与主题教学相结合的其他游戏;在园内各大中型户外玩具及戏沙池、戏水池等处的区域游戏(适合下午户外活动);集运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形式多样的早操。
除了日常户外活动,还应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渲染活动气氛,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如召开春、秋季幼儿运动会、户外活动观摩、亲子运动等。可经常带幼儿逛公园、远足、郊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开展社会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消防队、小学、邮局,开展“环保小卫士”、“文明小使者”、“种植小能手”等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三、购买玩具与自制玩具结合充实活动材料
活动材料是否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是否有利于达到活动目标,是户外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
户外活动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大中型户外玩具,如多彩世界、秋千、攀岩墙、荡船等,体育活动器材如平衡木、海绵垫、体操圈、哑铃等。
另一类是自制户外活动玩具,如用易拉罐自制的梅花桩,用酸奶瓶自制的拉力器,用可乐瓶制作的流星球等。大中型户外玩具和体育器材由幼儿园根据活动需要和人数配足配齐,相对比较耐用、固定。
自制户外玩具是幼儿兴趣、健康发展目标及主题教学需要的补充材料,要体现环保、安全、轻便、实用、有创意、一物多玩的特点,要求人手四件以上。
自制玩具可发动家长,带动孩子一起制作,以保证玩具的数量、质量和实用性,强化家长的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的家长心灵手巧,做出的玩具精致而富有创意,如用塑料盖和毛线做的贴有自画卡通太阳图案的飞盘,用废旧自行车配件制作的美观、耐用的小推车,用竹片和塑料袋做的小鱼风筝等,这些精致而有创意的玩具不仅引发孩子的活动兴趣,有效达到活动目标,还能激发孩子的探究、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四、软硬件条件协同发展让安全防护周密细致
安全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保障幼儿户外活动安全关键要做好周密细致的防护措施。首先要保证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幼儿园要有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其次保教人员要按时到位,每班必须有两位老师到场组织、指导并监护幼儿的活动。再其次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教给孩子正确的玩法和应注意的事项,增强孩子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要建立户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班额,如此层层把关,构建户外活动安全屏障。
总之,只要持之以恒,用心去做,两小时户外活动一定能保证质量,有所成效,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