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制度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7 06:08:46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精选6篇)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精选6篇)

在当下社会,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1

一、课题的规划

1、学校教科处每五年根据全国、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和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编制《应城一中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确定我校教科研的主攻方向、重点项目和主要内容。

2、各教研组或个人的课题选择,应根据《课题指南》的要求,结合学科或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各自的学科优势来加以确定,努力反映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所研究的课题应研究目标明确、理论或实践的价值大、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内容有层次且具体、研究的方法运用恰当规范。

3、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积极申报各级研究课题。

4、教科处采取讲座辅导的形式,对课题的选题、名称表述、研究内容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报告的撰写等问题进行培训指导。

二、 课题申报

1、立项时间:根据各级教科研规划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确定。

2、立项单位:学校各部门及其成员,可以个人立项,也可以集体立项, 集体立项可以吸收能够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外单位人员参与。

3、负责人:每一个课题应有一个课题研究小组。由课题负责人负责组织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课题负责人应是我校正式在编教职工,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须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4、立项办法:立项申请者填写并提交立项申请表,学校集中评议,对意义重大的课题可以召开立项答辩会。国家、省、市、市级课题主要采取课题招标、自选课题和推荐申报的方式确定。

5、立项申请表: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a.基本数据:课题名称、负责人、主要参加人员、部门单位、职称等。

b.课题论证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课题研究的意义等。

c.课题研究方法:说明课题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

d.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研究的时间(学校课题时间以年为单位计算,校级课题一般不超过两年),人员分工,分阶段研究的目标、实施办法、检测手段和研究成果(要求具体到以月或季度为单位)、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等。

e.课题经费预算:包括必要的资料费、调研费、软硬件支持费、成果鉴定费。暂不考虑课题研究人员的劳务费。

6、每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国家、省、市、市级研究课题,没有充分理由而终止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新的研究课题。

三、 课题审批

1、避免选择重复研究的课题。

2、学校教科处一般在申请立项结束后一个月内对立项申请进行审议,以确定是否立项。国家、省、市、市级课题的评审结果由上级部门复审,批准后正式公布。批准立项的课题,根据《应城一中学教师教科研奖励制度》确定课题经费使用金额。

3、课题立项变更申报。经批准立项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因故需对研究方案、参加人员作重大调整或终止研究的,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明理由,经校长、教科处同意后,做出继续研究、重新立项或终止立项的审批意见。否则,研究的课题不予鉴定结题。所批准的校级课题其课题承担人连续六个月以上无正当理由毫无研究进展,经教科处督促仍无研究进展的,视为自动终止课题研究,将集中公布予以取消。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2

一、 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1.教育科研课题由本校科研室在校长室领导下,确定本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统一进行管理。

2.我校的教师均与可申报省、市、校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为确保课题质量,每项课题最多有2名负责人。

二、 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1.认真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

2.接到上级课题任务下达书后,在一个月内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开题会主要程序如下:

(1) 读课题任务下达书;

(2)宣读课题开题报告;

(3)课题组成员代表讲

(4)与会领导讲话;

(5)聘请专家讲座。

3.组织课题实施

(1) 制定安排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及日期;

(2)专题讲座;

(3)开展问卷调查

(4)撰写调查报告;

(5)定期组织实验教师上好研究课;

(6)召开课题研究座谈会;

(7)组织教师撰写科研成果;

(8)撰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三、 课题研究档案管理

1.建立科研课题档案,对课题规划、实施方案、阶段验收、成果等资料及时整理并归档,形成系统的资料。

2.课题档案要分主副件进行管理。主件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任务下达书、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阶段性计划、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结题申请、结题验收表等材料。副件包括课题过程记实、研究课题教案、学习笔记等材料。

四、 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与推广

1.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每年征集教科研论文。

2.学校定期组织优秀课题成果评比,予以适当奖励;对优秀课题成果进行交流、推广。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3

一、选题

1、在科研课题申请立项之前,所选课题应具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能性、超前性,并结合当前教改动态,本校或本地实际,作出选题。

2、研究目标应明确,内容应具体,过程应明了,方法应可行,论证应有据。

3、课题研究人员要有不辞辛苦、执着追求的精神,应具有科研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的意志。

二、课题组人员

1、课题负责人全面管理课题的申报立项、批复、资金筹措等,监督过程的实施、协调与课题研究相关事宜。

2、课题主研员具体负责设计、总结、研究、布置,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计划、阶段性总结报告、拟订课题在不同阶段具体实施项目,提出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解决研究的重难点,在理论掌握上应深入,带头积极投入研究实践。

3、课题成员

根据课题要设立相应的人数,据课题内容及项目结合教师个人专长,确立研究人员。

4、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需设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或顾问组),将课题情况向指导小组汇报,并将疑难问题求教于 ……此处隐藏1540个字……索的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为本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创学校品牌作出贡献。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三条本校教科室对申报立项的我校全国、省、市和校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管理,并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其职责是:

1、负责全校教科研炭展规划、课题指导。

2、制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及有关章程、规定、制度。

3、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评审、成果鉴定、验收、奖励和推广工作。

4、对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实行全程监控。

5、负责协调校内外各种学术团体和组织的关系,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有关活动,促进校内外交流与合作。

6、搞好教科研服务,提供教科研指导、教科研人员培训和信息的提供。

7、做好科研成果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第四条申报的课题要有课题负责人,教科室与课题负责人定期开会,指导和管理课题研究。

第三章选题和申请

第五条各部门及教师根据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自拟课题申报。

第六条申请人必须政治立场坚定,而且必须是课题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担负实质性任务。

第七条教科室根据上级有关课题规划精神,公布课题指南,各部门及教师可从中选题申报。

第八条课题负责人一般需具备中级以上职称资格或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

第九条课题申请人要在对所申报课题的意义价值、完成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设计的基础上写出完整、可行的研究方案,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请书》,送教科室进行申报。

第十条填报登记表时,如有多人参加课题研究,必须注明一位课题负责人(也称第一申请人),申请书应由课题负责人签名报出。

第十一条所负责的立项课题若前一项末完成者,不得申报新的立项课题。

第四章评审和立项

第十二条课题负责人将相关申请资料递交教科室,由教科室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对巳获准的立项课题,经学校行政会审批同意后,由教科室向课题负责人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课题立项的基本标准是:

1、对本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或理论指导作用;

2、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较大作用;

3、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论证充分,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方法科学,经费预算合理,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基本条件。

第五章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第十三条立项课题的管理由学校教科室负责。

第十四条学校教科室结合立项课题研究,对课题负责人及其主要参与者进行教育科研系列培训,以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向研究教师和个人提供教科研咨询指导,组织研讨,帮助解决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第十五条课题经正式批准立项后一月内,课题申报人应将该课题经修改后的方案报教科室存档,进一步落实研究工作,也可以征求专家的建设性意见。

第十六条课题组负责人对教科研课题负责论证、指导(包括:课题发展方向、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科研工作的开展。课题组应建立课题的学习、研讨(原则上每月应不少于一次)和档案管理制度,并将研究资料及时上报教科室,以确保档案研究的完整.有序。

第十七条课题组在每个大的研究阶段结束后;应完成书面的阶段总结报告(包括中期报告)并报教科室,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

第十八条在立项课题研究过程中,因故对研究方案、参加人员等作重大调整的,由课题负责人书面申明情况上报教科室。

第十九条立项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向教科室提交全部成果汇报,进行经费结算。

第六章验收和鉴定

第二十条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报告,同时提交如下材料:

1、研究方案;

2、研究成果主件、.附件;

3、研究总结报告(含自我评价材料);

4、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主要资料(包括书面材料和电子资料)。

第二十一条立项课题成果的鉴定,主要采用专家评议方式,包括会议和通讯鉴定。鉴定由教科室负责,专家组成员由校长办公室聘请。

第二十二条鉴定完成后,课题组负责人应将完整的成果材料、研究总结报告、成果鉴定书(复印件)、研究经费决算等各一份交教科室存档。验收合格后发给《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验收合格证书》。

第七章推广和应用

第二十三条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宣传和推广。对一些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由教科室向有关部门推荐参加评奖,或发表在校刊和学校博客上。

第二十四条教科室对已结题的教科研课题,根据《学校教育科研奖励执行办法》及课题应用、推广的实际价值情况,由校委会讨论,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定和奖励。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6

一、学术会议和学术论文管理规定

1、学术会议系指全国病理年会、病理学杂志主办专题学术会议、全国病理技术学术会议、全国细胞学学术会议。以及相关专题学术会议等。

2、科室及个人在收到上述学术会议征稿通知后,应及时通知科主任或病理科学术组,由科主任在科务会议上传达。

3、会议稿件应在会议截稿日期前一个工作,将稿件的电子版交科主任或学术组,由科室统一送稿,逾期不受理。

4、个人在收到会议通知后,由个人提出申请,科主任根据科室工作情况酌情安排参会人员。

5、参会原则:同一技术职称的人员原则上只安排一人参会,集体送稿者和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优先安排参会。

6、参会者将会议论文的全文和论文摘要以a纸打印并与会议通知的批准件(科主任及主管院长签字)的复印件各一份交档案室存档。

7、参会者应在回科上班后,二至三周内将会议精神及学习体会以书面形式打印文件交档案室存档,并在科务会议上传达和回报。

8、会议的《论文汇编》交档案室编号,由科室统一保管。

9、个人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交档案室编号,由科室统一保管。

二、科研课题管理规定

1、科研课题:科内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室内科研课题、协作课题、研究生课题等。

2、研究者须提交课题申报标书;课题简介(课题总数)、研究生课题开题报告。

3、利用病理科档案资料应提供“档案利用申请表”注明利用档案的类别和数量。

4、科室学术组的课题论证报告。

5、参加课题的人员及排名。

6、签订科研协作意向书。

7、课题完成后提交完整的原始实验记录。

8、提交撰写的科研论文。

9、参会论文。

10、发表论文(提交原始件)。

11、课题成果转换,申请专利、科研成果。

12、文件规格以a纸打印。

13、交档案室存档。

《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