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制度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

时间:2023-02-05 20:04:28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通用6篇)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通用6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1

为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学校“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园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必须接受安保人员的身份核查、健康码及体温检查、信息登记。

二、进入学校所有人员要佩戴口罩,经安保人员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体温超37.3℃的人员到临时休息点观察,等待后续检测、处置。

三、驾车进入校园的教职工,须主动出示请假条,不得携带校外人员进校,测温后方可进入。

四、凡业务工作需要进校的校外人员,须事先报邀请单位同意,并出示审批的有效二维码,经门岗扫码验证通过后、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入校。

五、学校谢绝校外无关人员入校,外来无关车辆、出租车、网约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拒绝所有快递服务中心的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

六、学校教职工每周要向学校报备一次健康码,所有外来安保、后勤等服务人员,每三天向学校报一次健康码。

七、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导处必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分年级段对学生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全校老师都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

八、加强消毒和师生体温记录工作。所有师生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体温校测,校园校舍每天消毒通风一次。

九、对传染病的处理预案。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通知家长,必要时进行隔离;如学生因病回家就诊的,班主任应随时询问学生疾病情况;学生病愈后,持医院的治愈证明方可返校学习,班主任要及时、妥善处理好患病学生的物品。发生重大传染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按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妥善处理。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2

为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确保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维护好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推进20xx年春季学期开学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各项工作,根据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河南省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豫疫情防指办〔20xx〕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一)教职员工

包含全体教职员工(含各类临时工作人员)。教职员工开学返校时间不变,即2月27-28日返校报到,处级干部提前一周返新返校报到。

(二)在校生(含研究生、本科生)

原定开学时间不变,推迟一周返校,3月1日-5日统一采用线上授课。为避免返校当日学生数量过于密集,分为两个批次错峰返校。其中,第一批返校时间为3月6日,包括2017级本科生(进行校外毕业实习不返校学生由各学院按计划安排)、20xx级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生;第二批返校时间为3月7日,包括2018级、2019级本科生。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教职员工

1.行程报告

预返新返校教职员工须根据自身实际,做好提前返程安排,教职员工必须如实向单位报告居住地情况。

开学临近,全体教职员工禁止外出旅游,不得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从低风险地区返回人员须持绿色行程码;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严格执行14天集中隔离。

2.健康数据上报

各单位要继续组织所属教职工完成体温等监测数据上报,做到精准掌握本单位教职工健康状况,每日统计并建立台账,出现体温异常须及时报告,落实好零报告、日报告制度。

(二)学生

1.返校条件

(1)返校前14天,本人及家庭成员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未接触过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2)返校前14天,无发热(体温低于37.3度)、干咳、乏力、咽痛、胸闷、腹泻、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等异常症状。

(3)返校前14天通信行程卡为绿标。

(4)本人健康码为绿色、健康信息档案健全(至少具有开学前14天健康打卡连续真实数据)。

2.健康状况审核

对照返校条件,对每位返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审核、把关,主要审核内容:

(1)近14天连续健康打卡信息数据;

(2)个人健康码、通信行程卡。

(三)师生员工注意事项

1.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

3.如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当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4.要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排查等。

5.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缓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经所在学院同意并向学生防控组备案、持核酸检测证明和绿色行程码方可返校;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须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材料。

三、各部门工作职责

(一)教务处

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教学工作方案;组织教师做好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抓好教学检查和督导。

(二)学生处

指导各学院落实好零报告、日报告制度,核准拟分别于3月6日、7日返校的本科生信息;学生报到时,指定学院报到地点,设置学院帐篷、桌子、凳子,每个报到点安排2人值班,提前打印学生14天健康档案、个人承诺书、准备签字笔、消毒湿巾、酒精等;在综合考虑返校学生规模、疫情防控要求等因素基础上,指导各学院做好学生的返校工作。

(三)研究生处

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并参照学校总体部署,全面负责做好研究生返校工作,组织教师做好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

(四)保卫处

负责学生返校报到第一道防线,统筹安排学生报到时自驾车辆的安放,在学校大门设置现场警戒线、回字形通道等,对入校学生在大门口进行体温检测、身份验证(人脸识别),达到入校要求后方可进入校园,完成入校过程。< ……此处隐藏2039个字……老师进行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学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等知识。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施。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4

一、把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列入我校的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室和卫生部长组成传染病管理小组,加强对染病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领导。

二、对食堂从业人员和饮水供应管理员,必须每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凡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一旦发现有5病(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化脓性皮肤病)不得上岗。

三、对学生入学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入学后定期体检,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做到有病后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四、加强对卫生员的培训,通过卫生员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烧、头痛、咽痛、流涕、流泪等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及早报告卫生室必要时可测量体温、检查咽、喉等,甚至送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五、发现疫情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或基层医疗机构报告,并及时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

六、督促做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5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战,特制定防控疫情期间学生管理方案,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组长:薛某某

副组长:张某某

组员:陈某某薛某某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新活动形式,传播正能量

1、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利用微信平台、学院官某某,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利用“学习强国”app等软件,使学生及时了解疫情防控动态。

2、加强诚信教育。利用微信平台、学校官某某或各班开展线上班会,向学生宣传有关因瞒报产生严重后果的案例,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活动;开展“我与父母共看红色电影”温情活动,传递正能量。

4、加强珍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规则教育。利用微信平台及管网,定期推送相关内容;开展珍爱生命、感恩等系列线上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心、责任心等。

二、做好疫情动态排查和信息统计上报

1、实行疫情“打卡”签到制度。各班班主任每天通过班级群要求学生认真如实报告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再由班主任汇总,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测。

2、建立健康台账。学生每日的健康情况需登记备案,如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第一时间上报。

三、强化学生心理疏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发布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在疫情期间,若学生出现难以排解的负面情绪,可及时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2、发布相关文章。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有关如何排解自身忧虑、如何与父母相处等文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疏导,保持积极乐观。

3、及时沟通。发挥学校心理健康信息员作用,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上报并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原因,及时疏导,给予正确的指引。

4、开设网络“树洞”。利用网络开设“树洞”,以匿名的形式宣泄自己的情感,排解自身焦虑。

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个人素质

1、制定时间计划表。每位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时间计划表,合理规划时间,调整作息,做到劳逸结合。

2、班级实行“打卡”任务。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同学每日上传自己学习、锻炼、做家务等照片,以此形式进行打卡。

3、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每日抄写、背诵诗词,并在班级群上传。

五、加强网络舆情监督

1、严格管理学生网络信息,不得转发散布谣言。

六、学校大门管理

一、自7月3日起,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

二、开学前师生不得提前返校。如有工作需要确需返校的教职工一律凭有效证件(健康码。行程码等)进入校园,进校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体温超37、3℃不得进校。

三、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校,凡需入校办理有关业务的外来人员,须事先联系好学校有关部门,并经有关联系部门确认、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履行登记手续、测温、全程佩戴口罩方可进入校园。

四、驾车进入校园的教职工,车上乘员均须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如有校外人员随行的,应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履行登记手续、测温、佩戴口罩方可进入。

五、一切外来无关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六、加强宿舍楼门管理,全体学生在学校确定的开学时间前不得提前返校入住。

七、与疫情低中去过或接触过去过的人)的师生,需自觉居家医学观察14天,不要外出、不要到校。做核酸检测并上报学校。

八、各部门在接此通知后,请立即向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传达,要求大家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有特殊情况可联系校园110报警指挥中心。

九、以上措施,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并配合。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6

一、值班值守制度执行到位。

各地各校要制定并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值班值守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校园24小时有人值守;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坚守岗位,指导值班教师及安保人员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严禁缺岗、缺位。

二、校园封闭要求宣告到位。

要通过网络、电话、公告板等方式,向社会和本校所有师生员工宣告:疫情防控期间,停止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所有返校活动一律取消,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等校园封闭管理要求;如教职工确有返校需求,需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

三、检测防护用品配备到位。

各地各校要确保值守工作人员所需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配备及时足量,大门值班室要配备合格达标的测温用仪器,要备有值班值守人员通讯表、值守记录册等,要保证电话畅通,确保值守工作高效、安全、有序。

四、校园入门流程落实到位。

对于入门人员,首先要确认是否经学校同意,未经允许者一律不得进门;其次要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7.3℃者一律不得进门;再次要核验身份,实名登记,不得遗漏,不得敷衍塞责,入校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对于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如有强行进入、扰乱管理秩序者,第一时间报请属地派出所依法处理。

五、值守人员自身防护到位。

各地各校要对值班值守工作人员提前进行安全防护培训,掌握工作内容,熟悉工作流程,执行工作时必须佩戴口罩,防止因防护不当造成二次传染。

六、封闭管理督查指导到位。

各校要对封闭管理工作建立自查机制;各地教育部门要对属地内的学校、幼儿园和直属单位封闭管理工作开展排查;市教育局疫情防控督导组将进行明察暗访,对于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予以通报;严重者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学校疫情安全评估制度(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