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企业演讲稿三篇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企业演讲稿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演讲稿 篇1
我是唐山遵曹项目商务部的xx,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段关于榜样的故事。
大屏幕上的这个人,正是我今天演讲中的主人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山西307项目,我们的入职见面会上,有人介绍道“测量的标杆一立,他就乐”就是这样一段幽默的介绍让我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含蓄内敛的人,他就是我们的测量队队长-----历泽乐。
他话不多,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但是态度总是很谦和,
他从不抱怨,只是坚韧不拔的奋勇向前;
他也从不标榜自己的卓越不凡,却能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掘、创新;
他平凡的可以随意淹没在人群中,让你记不清他的样貌,但是却始终记得他行色匆匆的身影,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在他的岗位上践行着一种认真执着的精神,坚持不懈的作风和标新立异的态度。
XX年初,历泽乐带着他的测量队来到了山西省娘子关镇,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地方,那时的307项目还是一片荒芜,有着阻挡前路的高山,和无法逾越的险壑。而摆在历泽乐面前的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翻山越岭,也要把红线放出来,对于测量工作者来说他深知“点在哪里,标杆就得立在哪里”的道理。然而大山也毫不留情的考验着这位经验丰富的测量队长,他早已记不清翻越了多少座山,跨过了多少条河,也记不住磨破了多少双鞋子,有时候为了一个标高就要走上大半天的山路,经常能听他说起“早上的山路最难走,露重地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中午的太阳又最毒,直直的晒在光秃秃的山上,真叫人睁不开眼…….”。但是为了项目的如期进场,他从未放弃,摔倒了,爬起来再继续前行,就这样他带领他测量队,穿越在山脉之间,把红旗插遍了整个项目全线。多少人因为承受不住测量这份工作的辛苦,选择了离开,而历泽乐却乐在其中,他享受着征服每一处标高时的成就感,和在大自然中挥洒汗水的豪情。现在他的徒弟都有了徒弟,而他却多年如一日,用他的执着与热情,兢兢业业的工作,为项目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略显害羞的人。
拿到这个演讲题目的时候,我想了很久,榜样是什么?他可能是一个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甚至他就是一句话,但不管他是什么,他都拥有一股能够推动我们向前的正能量,而历泽乐恰恰就是一个具有这样正能量的人。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多少年轻人总是想走的太快,想要的太多,于是他们不断的抱怨、不断的选择,又不断的放弃。然而当他们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可以回头看看,或许在他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前辈,他就像一杯绿茶,沉静却不失风味,他用他的坚持不懈赢得着别人的尊敬与赞赏,他又像一杯白酒,伴随时间积淀出历久弥香。他用他醇厚的品格感染着我们向前迈进!
XX年,这一年,是考验山西307项目的一年,也是考验历泽乐的一年,项目从初始测算的亏损项目,要达到最终竣工验收时的扭亏为盈,项目全员都在为此寻找突破口,历泽乐更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从图纸工程量复查,到现场实际测算,哪个位置应该增设防护,哪个位置存在偏差都在他的脑子里。这一年,为了完成现场工程量签认他经历了无数次与业主据理力争的谈判;这一年,为了争取一项盈利性变更,他不知去了多少次现场,核算过多少遍数据;这一年,他成功完成变更几十项,累计变更金额近千万;也是这一年,307项目荣获公司项目杯成为了扭亏为盈的典型项目,历泽乐也被评选为企业优秀员工;然而荣誉的背后,是他一次次满怀愧疚的向家人道歉,他错过了年迈的父母的生日,错过了儿子的相亲,也错过了陪伴妻子的时光;但是他却见证了307团队的辉煌,这付出,代表着他对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代表着他对这份工作的无私奉献。
在这次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我曾向他本人征集过素材,问道:“这么多年在项目上有什么特别的事迹可以说一说的?”,而历泽乐只是憨憨的笑着说:“哪有,哪有!就是工作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算不得什么事迹”。就是这平时的回答,却直击人心,这或许就是榜样,他从不标榜自己,也不吹嘘自己,只需要默默的做好自己。但是他却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XX年他带着他的热情与执着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来到了现在的唐山遵曹项目,又一次在荒芜中用他测量出的坐标,绘制着宏伟的蓝图。他总是说:“干测量就要精益求精,别小看一个小数点,初测时就要细心,转换数据计算过程更要严谨,最后,落实到施工中才不会有所偏差。正是他这样的态度成就了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也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赞赏。
历泽乐,他用他面临困难的坚定执着,成就着他做人的坚毅品格;他用他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履行着对企业的神圣使命;他用他测算数据时的精益求精,践行着一名测量者的严谨作风;历泽乐,榜样的故事没有句点,而是一长串的省略号,这省略号就像他在测量这条到路上留下的足迹,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项事业需要一份坚守、一份积淀、一份开拓和一份创新,而历泽乐给我们带来的除了感叹号,还有无数的问号,这问号并不代表怀疑,而代表着反思。当我们对待企业有所抱怨,对待工作有所懈怠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又究竟做到了哪些呢?这就是榜样,他就像星星之火,燃烧自己,点亮别人;他又像灯塔,指引迷途者的方向。我也坚信在这份力量的感召下,遵曹项目全体员工也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企业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来到这里,主要是抱着学习、交流的目的。跟大家一起讨论下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
我们都清楚,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经济形势日新月异,我们的企业面临着国内外的方方面面的竞争。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企业的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如何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如何建立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需要对不断更新的知识、技术的应用。而对这些知识、技术掌握和应用的关键是需要一支好的高素质队伍,这支队伍如何建设好就是我今天想讲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员工培训。它是指企业员工根据企业的需要而进行的有侧重,有针对性的的一种继续教育。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员培训。
一、从企业生产管理上看,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环境更具多变性,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企业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要求企业的员工能够应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生产出新产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追赶或超越,而这些依靠员工在校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才能保证员工的知识与技术水平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从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角度看,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培训
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除了企业以招聘形式引进所需的各式人才
外,立足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加大开发也同等重要。一个好的企业应该能够成功的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为企业献技献策,创造价值。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需要点,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满足以后会继续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得到不断发展。这种满足不是物质薪酬的有限刺激能够解决的。 所以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需要。也是企业留住人才、激励员工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我们企业员工培训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分析表明:培训投入的回报率为3000%,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其他投入的回报率。所以大量的外资企业不惜花费重金进行培训,甚至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相比之下,我们的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资就显得微乎其微。 我们的企业也重视培训,期望通过企业培训来提高企业效益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但结果并不理想,与预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经过我个人分析和在实际工作中的体验发现,企业培训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决策者的培训意识不够
虽然企业培训的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也有回报周期较长,且难以量化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的决策具有短期性倾向,对培训给企业到来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同时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培训需求比较模糊,而我们企业人员流动性又相对较高,领导对员工培训后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和风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也就造成了在培训方面持消极态度。
2. 员工对培训的不认同
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里没有成型的学习氛围,培训内容的设臵与员工期望不一致,员工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员工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或不想学习。有不少员工在参加培训时都只是当做一种形式或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培训成了“鸡肋”。更有甚者认为公司组织的培训完全是多余的,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抱怨。
3. 缺乏培训评估,没有具体的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
由于缺乏评估体系,培训成果的转化难以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培训需求的确定,无法实现企业培训的持续性发展。
四、如何做好企业培训工作
针对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企业要想真正利用企业员工培训这个工具去提升企业的效益,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运作流畅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作好企业培训必须转变观念
“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要想做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必须对企业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培训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把企业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企业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企业竞争力、信誉度和员工素质结构,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
对比外国,日本的经济界名人—松下幸之助就曾经骄傲地说:“松下首先是培养人的地方”。而我国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竞争性并不激烈,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效益有一定的滞后性,使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培训的
重要性,觉得培训工作是国家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企业自身资金已经非常有限,如果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开展员工培训,不划算。同时,由于没有完善的保证机制,一部分企业员工在没有参加培训前勤勉工作,培训之后则忙于跳槽,使企业蒙受较大的损失,使送培单位的管理者寒心。
所以,要想作好培训工作,必须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加强员工培训是企业的需要,对于一些管理机制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措施得以有效克服。
2. 作好企业培训,必须选择受训员工
众所周知,烧制陶胚,如果胚才不佳,再怎么煅制,也不会出精品。企业在送培员工时,除了考虑岗位需要,也应考虑员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把岗位需要和员工需求结合起来,作到在受训员工选择中注重资质、注重潜质,开发禀赋,挖掘潜能。
3. 完善培训评估与激励机制
培训评估是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既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评价与总结,同时评估结果又是以后培训活动的重要输入,为下一个培训活动确定培训需求提供了重要信息。培训评估同时也是培训成果转化的跟踪回顾和促进方式。在我们公司的企业培训中,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的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培训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这也是我们公司员工培训的重要问题。培训评估方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合理制定,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停留于书面化的形式。培训评估需要贯穿培训过程始终,并做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形式上可以多样化,比如双向交流、培训总结报告会、针对培训内容组织竞赛活动等。
评估的同时对培训进行合理的激励也是很有必要的。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培训目标的激励。这里指的目标主要是技术职务资格评定、员工岗位和行政职务聘任及工资收入等外部的与个人利益直接有关的项目。企业通过制定参加培训和培训合格后的待遇规定、规范各种继续教育制度、培训统计注册制度和奖励制度等,鼓励职工为争取各种切身利益而学习。
涉及职工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培训目标的激励。这种目标的设臵必须依托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企业内部的文化背景,在深入了解员工队伍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发现职工个人奋斗目标的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激励。这种目标往往是职工的个人理想,所以能够较强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比如:通过学习后掌握某种技能,具备完成某项业务的能力,实现个人理想的满足;通过培训具备某种素质,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或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和荣誉,获取心理的满足。
总之,员工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决定企业明天的市场份额。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切实作好每一年,每一期的员工培训计划,通过不断培训,加强员工素质,依靠这支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搏击商海。
企业演讲稿 篇3
经济学有个“自由丢弃”理论,认为我们多些选择一定比少些选择好,因为我们可以没有成本地把多的选择丢弃。但是,企业在面对过多的选择时,有时可能很为难,因为丢弃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没丢好,或舍不得丢,就会埋下日后的败因。
绝大部分的战略理论都在教企业如何选择经营的方向,也就是如何定位与选择。在经济停滞或衰退的环境下,企业的困难是没有太多好的商机可以选择。但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成长的时期,许多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可以选择的商机太多,而非太少。此时,企业应该学习如何丢弃选择,当企业把不好的选择丢弃后,好的选择自然就会出现。企业该如何丢弃选择呢?笔者认为可以依照下面几个标准:
一、避免跟风。
许多经营者因为害怕冒险而跟风,如果跟错了,因为大家都错,经营者不会受到太多的责难,但如果没跟上风头而犯错,那么所受到的责难可非同小可。这就好像两年前的网络公司热一样,每个人都害怕没搭上车,终至化作泡沫而收场。但是,战略就是定位,就是区别,就是要与众不同,如果跟着大家做同样的事,就不能算是战略。所以,不要选择风潮行业。
二、要有人才。
企业战略贵在执行,无论机会多好,若是没有合适的人执行都是枉然。人才就是智商高、情商高、韧性高并符合企业基本理念的人。许多企业认为人才可以外求,智商、情商乃至于韧性高的人才或许可以外求,但要找到与企业经营理念相符的人才,却非易事。所以,若是没有适当的执行人才,企业不可轻易选择该事业。
三、产生连锁效应。
新的商机应该能与既有的事业产生连锁效应。它可能是上下游的整合,也可能是业务的相互配合。例如说,汽车制造商基于业务的考虑而进入汽车代理业务,进而进入购车贷的款服务,能够带给顾客更完整的服务。产生连锁效应可以事半功倍,扩大企业的力量,不能产生连锁效应的事业容易导致企业力量分散。所以,企业不可选择没有连锁效应的事业。
四、门槛要高。
若是别人容易模仿的事业,或是进入门槛低的事业,竞争自然比较激烈,获利也就比较困难。因此,企业不宜选择这一类事业。
五、提高效率。
如果不知道如何选择新机会,那么企业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把现有的模式经营进一步提高效率。企业要不断自问,如何能够更有效地经营现有业务?如何能够让业务营利的成长速度超过成本增加的速度?如何能够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美国沃尔玛的经营战略与凯玛特并无明显不同,但沃尔玛最后得以脱颖而出的关键就在经营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