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要给学生付出更多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和宽容,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要全体学生。我相信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如,20xx年3月,我爱人犯了重病在区医院治疗,用了十三万多元。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们知道后,纷纷以电话、短信、来人看望等形式慰问。同时,全校师生还为我爱人捐款将近上万元。特别是已毕业的学生,他们有的在读高中,有的在上大学,有的出来工作已十多年,他们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组织捐款送到我家中。这一幕幕,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让我得到巨大的安慰。因为他们懂得了做人——尊师!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30当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 ”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5月18日,县教研室对我校视导,实际上就是对我校小组合作学习课改的一次检阅。由于我们对126策略领悟得比较深,又多次外出学习,结果比较满意。我听了尹老师的一节新授课,学生的精彩表现非常值得我学习;我讲了《搭起创新的桥梁》一课,觉得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大,只要老师放手;徐主任接着给听我们上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受益匪浅;最后由张哨中学的宋校长进行了评课,收获颇丰;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仅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好多地方需要细化完善。下面我就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把收获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1、坚持“弱者优先”的原则。组内班内展示时,不要让好生霸占话语权,差生只记答案。坚持“弱者优先”,让差生在组内有发言权,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求知的幸福。否则,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长久。谨记:把机会让给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2、展示方式多种多样。先在小组内交流、集思广益:怎样展示?用什么方式展示?等问题。可以由小组内一人主持,过渡好、衔接好,例如“我们小组下一环节由xxx同学展示xx问题”。同学之间直呼其名显得亲切;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到自己的名字,学生倍感自豪。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因为人的自信是在展示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得到大家认可的情况下逐渐建立起来的。根据学生的水平,坚持“弱者优先”的原则,可以让8号7号6号展示简单的问题,量力而行。展示完后,问一下“还有问题吗?”如果同学没听清楚,可以要求再说一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于别人;“还有补充的吗?”欢迎同学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补充完善。在这要特别注意一点:无论别人给自己讲解清楚了、补充完整了、还是别人给自己指出错误,都是帮助自己进步,我们一定要表达真心真诚的谢意,这是礼貌问题,也是习惯问题,一定要养成。
3、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同学在展示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善于给对方挑毛病;如果对方回答不全面,你可以用更好的答案或独到的见解来补充;如果展示者的语言不如你的语言精炼,你可以用更精炼的语言来改进修正;作补充、挑毛病等都是加分的机会,可以加0.5---1分,实现差异性评价。成功的人就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在这环节好学生可以大显身手了!
4、学生展示时的语言、语调、评价等可以丰富多彩,不必过于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还可以面带微笑,从容镇静,表现得更大方更自信。
5、互助一定要到位。好学生对差生的检查一定要跟上。预习一定要充分,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差生会不会、做得对与错等要有人去检查纠正;对于难题,如果差生参与不进来,不要只顾让他记答案,还要检查落实,例如“你说给我听听。”让他真正搞懂。如果一个人管七个人,力不从心,时间不也够。可以一个组设两个组长,一人负责三个或者一人负责两个,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
6、任务组的投放。如果六个任务之间难度差别不大,可以直接分配;如果有差异,可以通过抽签解决;如果不够六个任务,赞成任务分解,这样可以解决得更透彻,实现成果共享。
7、在讨论自己组任务的过程中,有的组快些,有的组慢些,早讨论完的组须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做什么呢?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展示做准备;可以帮助组里的弱者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其他组的任务,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随时准备补充完善别人 ……此处隐藏7244个字……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总以为父母养育我们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知道父母所付出的辛劳,特别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即使知道要孝敬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孝敬,该做些什么事来孝敬父母,他们往往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在授课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情。知道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难点:如何孝敬父母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3还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尽量将时间让给学生探究问题,而我现在还让得不够,只能是个及格的老师而不是个好老师。上不好课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观念,思想中还有传统观念在支配着自己。其实教师应该要勇做先行者,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求问题的启发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而不应该再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留下答案出教室的灌输者。我想我还是看重自己,还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
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未知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显出生机,显出活力。
(二)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内容;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入的研究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对我今后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成功的喜悦:
1、在备《竞争不忘合作》一课时,考虑到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经验以及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一堂课。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坚持这样两个原则:一是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相互间的交流互动,扩大他们的经验。二是积极引导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和反思,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辨析形形色色的竞争,理解合作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把部分教学内容顺序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如:在讲“竞争不忘合作”时,通过播放《新龟兔赛跑动画》,把“合作实现双赢”的内容先讲,使本课的内容脉络更清晰,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顺畅,更便于学生
3、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课堂辩论。同学们辩论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发言时,涌现出不少颇有思想的见解。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使上课的气氛更和谐更活跃。几位学生精彩的辩论发言让学生本人和其他同学及老师受益非浅,深化了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同时也在辩论过程中深化了学生对让“竞争与合作”这一教学主题的全面理解。
4、各个问题与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使整节课有一气呵成之感。
二、不足的遗憾
1、语言还不够精炼,环节过渡连接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还需加强。
2、在知识教育过程中,还要更加注重人文教育,把学生内在的心灵上的真善美唤醒,近而达到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之,通过这堂实录课的教学尝试,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反思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课堂的活动中要有好的表现,如果单纯地安排学生去做,不认真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任由学生自己去做,只是问一问完成了吗?然后让学生展示,对各种情况学生的实际理解还是把握不好,对学生活动的情况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 ,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去寻找适合的答案。这样老师自己在某个时间里当做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找到适全学生学习的好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课堂才会才会进步,才会显出生机和活力。
反思二
合作的事例很多,如果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则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得出合作的结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家社会,无不需要合作,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
反思三:正确把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内容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课本内容,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