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童谣教案范文

时间:2023-05-21 22:14:56
童谣教案范文(精选5篇)

童谣教案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童谣教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谣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童谣内容,采用各种节奏形式展现童谣的不同风格。

2.通过游戏形式巩固童谣内容,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小鹿飞飞圆字卡、找好朋友相靠着坐。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出课题师:小朋友又到了快乐的童谣时间了。今天会是哪只小动物来到我们班呢?请个小朋友来玩猜拳游戏,谁赢了,谁猜。猜对了,它就会现原形。放课件遮挡住小鹿,让幼儿利用猜拳游戏进行猜动物。(老师先和小朋友互动玩,再请小朋友与小朋友互动玩,最后集体玩一玩)。咕噜咕噜,嘿!咕噜咕噜,嘿!猜对啦!是小鹿。

(二)深入课题,理解童谣内容第一部分

1.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小名吗?(请幼儿说一说小名),小鹿也有自己的小名,它的小名叫什么?听录音。(对了,我就是小鹿飞飞。)小鹿的小名叫飞飞。

2.师:你们平时爱吃什么饮料?(幼儿自由答)

3.师:小鹿爱喝什么饮料呢?(出图咖啡)

4.师:想想它喝完咖啡会变成什么?(魔鬼)

5.师:老师把它连起来说一说。(说出童谣第一部分内容)

6.师:小鹿飞飞有几个字呢?(4个)

7.师:那刚才老师念的时候,这四个字是哪两个字连在一起的,谁来摆一摆?

8.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9.幼儿边念童谣边根据图打节奏。

10.老师分别出示布、锤、剪,提问并让幼儿学一学。

1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一玩。

12.完整地欣赏一边课件。

13.幼儿完整地念一遍。

(三)玩游戏巩固童谣

1.这里面还藏着个好玩的游戏呢?想不想玩一玩。

2.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着玩(边念童谣边打节奏——相似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3.幼儿之间相互玩一玩。

(四)幼儿创编童谣玩游戏。

附童谣:小鹿飞飞小鹿飞飞,爱喝咖啡,喝完咖啡,变成魔鬼,咕噜咕噜布,我会出布,咕噜咕噜锤,我会出锤,咕噜咕噜剪,我会出剪。

  童谣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并理解图片内容,感知童谣的语言美。

2.在学、说、玩中,喜欢朗读童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鹅的经验

物质准备:图片、排序小红旗、童谣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童谣。

1.幼儿自主解读图谱。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示范童谣。

二、梳理童谣,理解童谣。

1.出示图卡,请个别幼儿根据内容排序。

2.再次听童谣,验证童谣内容。

3.幼儿看图说一遍童谣。

三、说玩童谣,体验节奏。

1.游戏“看图谱”说童谣。重点:帮助幼儿熟悉童谣.

2.有节奏的趣说童谣。

四、欣赏童谣,激发情感。

1.欣赏不同地方的声音念童谣。

请1—2老师来用不同的方言念童谣,给幼儿欣赏。

2.给童谣取个名字!

  童谣教案范文3

设计思路:

数蛤蟆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儿歌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习《数蛤蟆》让幼儿体会民间童谣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视频 玩具蛤蟆 蛤蟆的叫声 歌曲《数蛤蟆》

教学过程:

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幼儿:听一听是谁在叫?

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1、提问幼儿: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

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

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

(1)提问幼儿: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

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

五、复习童谣。

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

六、结束部分: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朗诵童谣。

活动延伸: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并了解蛤蟆。

附童谣:数蛤蟆

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童谣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读、吟唱溧阳童谣,让孩子感受到溧阳人专属童谣优美的韵律和独特回忆。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溧阳方言,并进一步了解溧阳文化。

活动准备:

1、会说溧阳方言。

2、溧阳民谣若干首。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讨论交流:你会说溧阳话吗?

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吧!(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归纳小结:溧阳话是我们溧阳地区的方言,是我们的家乡话。

二、学习溧阳民谣,感知溧阳民谣的独特魅力。

1、交流互动:谁会念民谣《炒蚕豆炒黄豆》?用溧阳话怎么念呢?

2、游戏互动:这首民谣还可以玩游戏呢?你玩过吗,怎么玩?我们一起来边念边玩吧!

3、学习民谣:《牵磨拉磨》

(1)教师朗诵民谣,幼儿讨论理解其含义。

(2)幼儿学念民谣。

(3)介绍玩法,边念边游戏。

4、欣赏交流:教师朗读其他溧阳民谣,幼儿交流讨论。

三、拓展积累。

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溧阳童谣吗?

溧阳民谣是我们溧阳人的回忆,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还知道更多的溧阳民谣,你们去学一学,玩一玩,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附民谣:

(一)炒黄豆,炒蚕豆,锅洛锅喽翻跟头。

(二)牵磨拉磨,米细三播,鸡生瓜瓜,板凳上酷酷,宝宝吃一个,XX吃一个。

(三)小辫头,洋洋头,偷偶铜板打酱油,打得多,不点偶,打得少,否怪偶。

(四)麻子麻偷枇杷,枇杷树上一条蛇,麻子吓着两头爬。

(五)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哭哭笑笑,乌龟抬轿,抬到黄婆桥,拾到一顶破丫帽,戴戴正好。

  童谣教案范文5

活动目标

1.理解和学习童谣,丰富关于问答式童谣的经验。

2.在感受、理解童谣句式特点的基础上创编童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你能飞吗

2.童谣图片四张

动画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你能飞吗?

讨论:谁会飞?怎样飞?

2.出示图片

3.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学习童谣。

(1)回忆童谣内容、整理句式。

(2)完整地学习童谣。

(3)运用多种对答方法念童谣,提高念童谣的兴趣。

4.迁移已有经验创编童谣。

(1)自由交流创编的内容。

(2)集体交流。

儿歌:

谁会飞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游?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摆摆头。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爬?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慢慢爬。

《童谣教案范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